李小晶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擅长:小儿自身免疫性脑炎、病毒性脑炎、化脓性脑膜炎、癫痫、脊髓炎、周围神经病变、抽动症、多动症等疾病的诊断及治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广州医科大学儿科学硕士,从事小儿神经内科工作十余年,在小儿神经发育及小儿神经内科疾病临床诊治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中华医学会广东省神经内科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广东省神经内科分会免疫学组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分会委员,广州市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分会委员,广州市女医师协会儿童早期发展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抗癫痫协会及广东省抗癫痫协会会员。

展开
个人擅长
小儿自身免疫性脑炎、病毒性脑炎、化脓性脑膜炎、癫痫、脊髓炎、周围神经病变、抽动症、多动症等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展开
  • 脑结核瘤的诊断方法

    脑结核瘤的诊断方法有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病理学检查等。 一、实验室检查 医生对患者的脑脊液额进行细菌学检查时,可以观察其脑脊液中有没有结核分枝杆菌,有利于疾病的诊断。 二、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 患者进行X线检查时,医生在X线下对其颅内的结构进行观察,查看其颅内有没有结核瘤,进行脑结核瘤的初步诊断。 2、CT检查 如果患者进行CT检查时,医生发现其颅内存在不规则的结节状阴影以及边缘变强的中央钙化灶,则提示其可能患有脑结核瘤。 3、MRI检查 患者进行MRI检查时,医生能够根据其颅内的磁共振成像确诊脑结核瘤,该检查方法是筛查脑结核瘤的主要方法。 三、病理学检查 医生对病变的组织进行病理活检检查时,如果在病变的组织中检出结核分枝杆菌,则可以确诊脑结核瘤。

    2024-08-22 14:00:27
  • 夜里醒几次的原因

    夜里醒几次,可能和环境因素、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精神性疾病等原因有关。 1、环境因素 如果休息环境比较吵杂,或者光线比较亮,会影响睡眠质量,导致夜里醒来很多次。 2、植物神经紊乱 长时间精神紧张、精神压力大、过度焦虑等原因,容易造成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功能失衡。夜间交感神经过度兴奋,也容易出现夜里频繁醒来的现象。 3、精神性疾病 如果患者存在焦虑症、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等精神性疾病,夜间休息时也会出现频繁惊醒的现象。

    2024-08-22 14:00:26
  • 无菌性脑膜炎应该怎么治疗

    无菌性脑膜炎又称病毒性脑膜炎,常用治疗方法有一般治疗、对症治疗、对因治疗等。 1、一般治疗 患者应当多饮水,注意卧床休息,及时补充营养,有利于提升机体免疫力,促进脑膜炎康复。 2、对症治疗 病毒性脑膜炎导致癫痫的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卡马西平、苯妥英钠、苯巴比妥等药物缓解癫痫并减少癫痫发作;引起疼痛的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布洛芬、双氯芬酸钠、塞来昔布等药物止痛。 3、对因治疗 病毒性脑膜炎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阿昔洛韦、更昔洛韦、利巴韦林等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有利于缓解症状、缩短病程。

    2024-08-22 14:00:26
  • 脑血管硬化的主要有哪些表现

    脑血管硬化会出现神经衰弱、脑神经损害、情感障碍等症状 1、神经衰弱 脑动脉硬化容易导致脑部长时间供血不足,从而引起大脑功能减退,出现神经衰弱的症状,表现为头痛、头胀、耳鸣等。 2、脑神经损害 脑血管硬化后僵硬的动脉可能会对脑底部的脑神经造成压迫,从而使其功能出现障碍,造成面神经瘫痪的症状,表现为一侧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性抽搐、双侧展或面神经瘫痪等。 3、情感障碍 脑血管硬化可能会引起假性延髓性麻痹,从而出现情感障碍的症状,表现为面无表情、不能控制的强哭、强哭等。

    2024-08-22 14:00:25
  • 中毒性脑病的诊断方法

    中毒性脑病的诊断方法有病史询问、临床表现、CT检查等。 一、病史询问 医生对患者进行病史询问有利于了解其有没有急性中毒史、精神病史、脑部疾病史等基本情况。 二、临床表现 1、轻度 患者出现剧烈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肢体无力或轻中度意识障碍等情况、血液碳氧血红蛋白浓度>10%时,可以确诊轻度中毒性脑病。 2、中度 患者上述症状的同时还存在浅昏迷或中度昏迷的情况,经过抢救并无并发症存在、血液碳氧血红蛋白浓度>30%时,可表示其存在中度中毒性脑病的情况。 3、重度 患者出现深昏迷、脑水肿或肺水肿、呼吸衰竭等表现,同时出现血液碳氧血红蛋白浓度>50%的情况时,可确诊重度中毒性脑病。 4、迟发性中毒性脑病 急性一氧化碳中度患者恢复意识,经过了2-60天的“假愈期”后,伴有帕金森综合征、去大脑皮质状态、锥体系神经损害、大脑皮层局灶性功能障碍等表现时,则表示患者存在迟发性中毒性脑病的情况。 三、CT检查 患者进行CT检查时,可能会发现其脑部存在病理性密度减低区,有利于疾病的诊断。

    2024-08-22 14:00:24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