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晶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擅长:小儿自身免疫性脑炎、病毒性脑炎、化脓性脑膜炎、癫痫、脊髓炎、周围神经病变、抽动症、多动症等疾病的诊断及治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广州医科大学儿科学硕士,从事小儿神经内科工作十余年,在小儿神经发育及小儿神经内科疾病临床诊治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中华医学会广东省神经内科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广东省神经内科分会免疫学组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分会委员,广州市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分会委员,广州市女医师协会儿童早期发展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抗癫痫协会及广东省抗癫痫协会会员。

展开
个人擅长
小儿自身免疫性脑炎、病毒性脑炎、化脓性脑膜炎、癫痫、脊髓炎、周围神经病变、抽动症、多动症等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展开
  • 眩晕症是怎样引起的

    眩晕症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包括但不限于耳部疾病、神经系统病变、内科疾病、颈椎病变、药物中毒、功能性低血糖、血管性疾病等。 1.耳部疾病 如外耳道耵聍、急性中耳炎、鼓膜内陷、耳硬化症等,这些疾病可能影响到内耳的平衡器官,导致眩晕症状。 2.神经系统病变 如脑部供血不足、小脑病变、脑部肿瘤、脑外伤、某些类型的癫痫等,这些疾病可能影响到与平衡相关的神经结构或功能,引发眩晕。 3.内科疾病 如高血压、低血压、贫血、感染、中毒、低血糖等,这些疾病可能通过影响血液成分、血压或代谢等方面,间接导致眩晕症状。 4.颈椎病变 由于颈椎的退行性改变,导致颈椎骨质增生、变形等,可能压迫到椎动脉,影响脑部供血,从而引发眩晕。 5.药物中毒 某些药物如链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等,可能损害内耳器官,导致药物性眩晕。 6.功能性低血糖 这种情况可能导致内耳迷路水肿或前庭功能障碍,引发眩晕。 7.血管性疾病 发生眩晕可能是因为脑瘤等出现的颅内血管性疾病,病变部位在脑干和小脑处,这些部位有很多椎基动脉系统,患病后会对前庭神经系统造成刺激,因此会产生眩晕感。

    2024-07-18 13:40:08
  • 脑供血不足吃什么

    脑供血不足,一般建议首先吃能够改善脑部供血的食物或药物。 患者可以多吃富含抗氧化物质和维生素的蔬菜水果,如西红柿、蓝莓、草莓等,它们有助于保护血管,改善血液循环。同时,深海鱼、核桃、橄榄油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也有助于降低血脂,改善血液粘稠度,从而缓解脑供血不足的症状。 在药物方面,患者可能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药物,能够改善血液粘稠度,避免血栓形成。

    2024-07-18 13:40:08
  • 如何治疗脑卒中

    脑卒中的治疗主要包括溶栓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康复治疗。 1.溶栓治疗 主要是针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通过使用溶栓药物,如尿激酶,来溶解血栓,恢复血液流通。但需要注意的是,溶栓治疗有一定的时间窗,通常在发病后的4.5-6小时内进行。 2.药物治疗 脑卒中患者需要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药物来防止血栓形成,同时使用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他汀类药物来降低血脂、稳定斑块。需注意,药物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使用。 3.手术治疗 对于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如果出血量较大,需要采取手术治疗,如开颅血肿清除术、脑室引流术等。对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如果溶栓治疗无效或存在大血管闭塞,可以考虑机械取栓等手术治疗。 4.康复治疗 脑卒中患者在病情稳定后,需要尽早进行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言语治疗、心理治疗等,以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024-07-18 13:40:07
  • 面瘫的康复训练有哪些

    面瘫的康复训练主要包括面部肌肉锻炼、按摩、热敷、电刺激治疗以及针灸治疗等。 1.面部肌肉锻炼 患者可以通过鼓腮、吹气、咀嚼、张嘴、闭眼、抬眉等动作来锻炼面部肌肉,每天进行数次,每次持续数分钟。这有助于增强面部肌肉的力量和灵活性。 2.按摩 用双手按摩面部肌肉,从下往上推,或从嘴角向耳根方向推,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缓解面部肌肉的紧张感。 3.热敷 使用热毛巾或热水袋对面部进行热敷,有助于放松面部肌肉,促进血液循环。 4.电刺激治疗 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低频电刺激仪对面部肌肉进行刺激,可以促进神经肌肉系统的恢复。 5.针灸治疗 针灸作为中医治疗的一种方法,可以刺激面部穴位,促进面部肌肉的收缩和神经功能的恢复。 请注意,面瘫的康复训练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进行,以确保安全和有效。

    2024-07-18 13:40:06
  • 面瘫的自我治疗方法是什么

    面瘫的自我治疗方法主要包括面部按摩、功能锻炼以及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1.面部按摩 可以对着镜子,用手按摩瘫痪的面肌,每日数次,每次5~10分钟,当神经功能开始恢复后,患者可对镜练习瘫痪的各单个面肌的随意运动。这种按摩和锻炼的方式有助于促进面部肌肉的血液循环,加速神经功能的恢复。 2.功能锻炼 通过鼓腮、吹口哨等动作,同时也可以进行抬眉训练、闭眼训练、耸鼻训练、示齿训练和努嘴训练。这些锻炼可以帮助恢复面部肌肉的功能。 3.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饮食方面,应选择易消化的食物,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并戒烟酒。同时,应注意保持眼部清洁,外出时佩戴墨镜保护,并可能使用滴眼剂来减少眼部干燥。此外,还可以进行适当的锻炼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2024-07-18 13:40:06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