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如果脸上长了很多痣的话,是非常难看的,而且有的痣还会长大,有些痣也是非常危险的,我们不能乱点掉的。那么你你知道痣是怎么形成的吗,常见的痣有哪几种,怎么区分黑色素瘤与色素痣呢,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下吧。
痣是非常常见的,几乎每个人的身上都有的,基本上都是没有危害的。中医认为,身体是的痣是气血在经络凝滞不通日久,阳气束结而形成的一些小疙瘩。
其中,黑色的痣常常是因为经脉气血虚弱,风邪入侵,两相搏击而形成;红色的痣常常是肝经怒火郁结在经脉而成;而青色的胎记,往往是怀孕的时候母体气血不和导致的。
如果仔细观察世界地图,我们会发现在世界各大河的入海处,大都有一个三角洲,是河流入海时所夹带的泥沙,年深日久沉积而成的小平原。在我们人体内,经络就像一条条河流,如果经络不通,也会冲出一些这样的“平原”甚至“丘陵”,其中,平原是色素斑块,丘陵就是痣。
身上有痣,始终都不是什么好事,直接的就是脸上的痣影响我们的面容,如果能够去掉的话,可以将它点掉。
有人问,出生时就有的痣也是经络不通吗?是的,胎记、胎痣说明孕妇怀孕期间,胚胎曾经有过经络不通。生来没有痣的人是很少的。在尼泊尔,至今有一个挑选“圣婴”的古老传统,其中一个很难达到的要求就是全身皮肤必须洁白无瑕,没有任何斑点。
关于痣的形成,《医宗金鉴》认为,是气血凝滞于经络,阳气束结而成的疙瘩。显然,痣的形成与经络不通有直接关系。痣有很多种,根据不同的颜色还可以细分病因。
红色的痣
中医叫做“血痣”,《外科正宗》认为,大多为先天原因生成的,或由肝经怒火郁结于经脉而形成。一般容易发生在面部、颈部、躯干等处。刚开始的时候痣的颜色鲜红或紫红,境界分明,慢慢可以长到黄豆大小,突出皮面,表面光滑,碰破的话会流鲜血,这就是现在所说的血管痣。
黑色的痣
中医叫做“黑痣”、“黑子”,有关记载早见于《诸病源候论》。清代《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详细地描述了“黑痣”的特征:形状如同霉点大小不一,小的只有粟米大,大的可以像黄豆,比皮肤略高一些。
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一是气血虚弱,风邪入侵经脉,两者相互搏击而生成的。所以人在气血旺盛的年龄,皮肤润泽,轻易不长黑痣,而老了以后,气血衰弱,黑斑、黑痣就接踵而至。
二是肾中浊气,不能从正常渠道排出去,后停留在经脉,阻滞不动而形成的。
青色的痣
中医称为“青记”,俗称太田痣,很多都是出生的时候就有。《水浒传》中杨志因为脸上有一块青记而被称为“青面兽”。《医林改错》认为这种痣是人先天受孕的时候,经脉气血不和,导致气血循行不畅而成片受阻,皮肤得不到滋养而生成的。所以一般胎记的面积会比较大。
痣的形成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很多人都会发现,原来没有痣的地方,后来会长出痣;原来只是一个小红点或者斑块,日久也会渐渐凸出来变成痣。极少数还会发生恶性增长,形成黑色素瘤或者皮肤癌。
因此当我们发现自己的手腕处、颈部周围、面部或身体某个部位,有一个过了很久也没有自行消去的红点或黑痣,这是经络堵塞明显的预兆。不妨先对照一下经络穴位图,找出它长在了哪条经络上,然后再敲打按揉这条经络,遇到痛点更是不可放过,这样不仅可能使斑块消退,还可以疏通经络,让该经络不通引起的一些小问题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