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民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养生保健意识的不断增强,对于保健品的购买已经不再满足于国货了。很多人都认为洋货品质高、口碑好而大肆购物,海淘一族也就由此形成。保健食品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为了海淘清单中的主力。随着保健食品市场的不断壮大,进口保健食品质量问题让人堪忧。尤其海淘一族更应当留心。
清晨,在鞍山的个别剧场、酒店等场所,销售人员口若悬河地吆喝着手中的神奇“保健品”,台下的老年听众们聚精会神地听着,现场还不时传出呼喊的口号声……当那些被鼓动的老年人倾囊而出时,还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跌入了消费的陷阱。
贵州省食药监局近日公布今年第一期保健食品监督抽检结果,22批次不合格保健食品被曝光。不合格产品主要集中在提升免疫力、减肥、辅助睡眠、通便类等功能产品领域。目前,该省食药监局已对不合格保健食品下架处理并公告。
本期公告的信息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委托江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抽检的2015年国家保健食品监督抽检结果。抽检的类别主要涉及增强免疫力、辅助降血糖、缓解体力疲劳和营养素补充剂类等保健食品。抽检依据为经过有关部门备案的食品安全企业标准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颁布的补充检验方法等。抽检项目包括感官指标、理化指标、非法添加等。
7月28日,国务院法制办官网发布了3项关于保健食品的法规征求意见稿,分别是《保健食品注册与备案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保健食品标识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和《保健食品功能目录原料目录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意见时间为一个月。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将于2015年9月1日正式生效,诸多企业对于“保健食品广告不得利用代言人作推荐、证明”等相关条款仍存疑惑。8月22日,由中国保健协会保健品市场工作委员会主办,新《广告法》培训班在北京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