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开壶新方法
新购紫砂壶在正式启用前皆有个“启用典礼”,即所谓的“开壶”。开壶的方法步骤多样,其中最为传统多用的为以下四步:
1.清水煮壶约一个小时;
2.壶与豆腐同煮一个小时;
3.壶与甘蔗头共煮一个小时;
4.壶与所伺之茶共煮一个小时。
仔细分析一下上述步骤,第一步可以称之为“净壶”,也就是要把壶清洁干净;第二步与豆腐同煮的目的按照传统说法有如下两点:一是降火,因为豆腐中含有石膏,石膏在中医里讲“性寒”,有降火功效(新烧出来的紫砂壶会残存很大的“火气”,故需降之);二是能吸收甚至分解“杂质”。第三步和甘蔗头一起煮,其目的应该是“借味”,也就是要把甘蔗头的“清甜”味道留存一些到紫砂壶中。第四步的功效无需赘述了。
这四个步骤,其作用各不相同,其中第二步,与豆腐同煮的功效的解释,似乎值得商榷。豆腐性寒,用之“去火气”是对的。但用豆腐吸收甚至分解杂质,则比较令人生疑,因为从化学反应理论上讲,紫砂壶的化学、矿物成分和豆腐的化学成分,是无法产生化学反应的,所以也就无从“分解”杂质(化学上讲到“分解”作用,通常是会有化学反应相随的),因此豆腐分解紫砂壶杂质之说难以成立(当然,豆腐有一定的吸附杂质作用或许是成立的)。既然不能分解杂质,那么豆腐在开壶过程中究竟起到什么作用,依在下看,主要是“去味.
新的紫砂壶都会散发出紫砂泥的泥味,如果此味不除,会影响到茶的味道,而豆腐的很重要的功效,就是能去除紫砂壶的泥味,这从对比用豆腐煮前、煮后的紫砂壶的气味的区别就能容易判断出来。因此,用豆腐煮壶的实际作用应该是“降火、驱味”(其中“降火”该是“紫砂文化”范畴,别太较真儿啦)。
接着再深究一下:用豆腐煮壶除了有去除杂味儿的效用,那有没有坏处呢?先看看豆腐的主要成分:大豆蛋白、油脂及碳水化合物。这下子要出问题了:紫砂壶的开壶是绝不可沾油的!因为紫砂壶具有多孔性状,毫无疑问,把它与豆腐同煮过后,其壶身气孔中会保留下一些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当然也会包括石膏的硫酸钙分子等微量成分),这些成分会伴随着紫砂壶“一生”的。想象一下:一把新的紫砂壶,其气孔中最初进入的是些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分子,以后一旦条件适合,这些分子就很容易发生酶化学反应(就是俗称的发霉、长毛)。可见,用豆腐开壶“有效”的同时也是留有“隐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