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中后期紫砂壶的辨别
清康熙 陈鸣远 松段壶
陈鸣远 清康熙年间制壶巨匠,后世文人誉其为清代制壶第一大家。他有着紫砂光素器制作的厚实功底,又具有把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提炼,塑造成紫砂壶器的本领,仿真,象生紫砂壶器在他的手里,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拓展和发挥。他的作品后人仿冒极多,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宜兴的制壶高手裴石民,顾景舟等都曾受顾于上海一些古董商家,为他们定制防明清时期的紫砂式茶具或文房清玩。也有请高手设计制作,署其印款。
辨识要点:从壶体用料的新旧程度能辨别真仿,2由于陈鸣远和当时的一些文人交往甚笃,故他的作品具有浓郁的文人气息。3真品壶底,壶盖内均有作者的清晰印款。
清中期 陈曼生 瓦当壶
瓦当壶为清乾隆,道光年间的陈鸣远与杨彭年合制。壶底署款“阿曼陀室”壶把梢下有:“彭年”小印一方,正面雕有阳文“延年”二字,背面刻阴文,“不求其全,乃能延年,饮之甘泉,曼生铭”字样。材质为纯正紫砂泥,约60目,色泽沉稳,细腻滋润,制作工艺精湛,现为上海博物馆收藏品。
辨识要点:曼生壶出现以来,因名声大,壶品高,历代都有人仿作,当代更甚,其鉴别主要看材质的色泽,仿品色泽吴沉稳之感,有火气。2仿品壶在陶刻上无书法韵味,制作工艺也不如彭年精湛,在细部处理上难免有粗糙的痕迹。
清乾隆 紫砂胎漆雕紫砂壶
紫砂茶具从北宋开创到今天,历史上有过许多装饰手段,常见的壶有刻绘书法作品,宜兴人称“陶刻”;另外还有包锡,镶玉,髹漆,雕刻等,一般以包锡装饰为主,因为收藏家喜爱之壶,在把玩使用过程中,壶嘴,壶把时有碰损,以包锡工艺装饰,可使其保持完整性,髹漆,雕刻紫砂壶则可能是壶的造型很好,但色泽不纯,收藏者又喜欢这件壶,那么就请漆雕艺人重新髹漆,一层加一层加厚,再雕刻图案装饰,看上去美观,成另一种风格。
辨识要点:紫砂胎漆雕壶,造型稳重,口盖平整。2漆雕纹饰华丽繁杂,与乾隆盛世的各种器皿装饰风格一致。3仿制品现代味太浓,缺乏古旧的“陈”味。
清乾隆 陈荫千 缠竹提梁壶
清中期,康 ,雍,乾三朝,是历史上紫砂兴盛期。这期间,紫砂名匠辈出,名作迭出。从器型,泥质,色泽分析,该壶应是清乾隆年间,宜兴制作壶高手陈荫千所制,制作技艺精良,造型庄重,质朴,有儒家文化气息,泥质纯正,经200余年使用,泥色依然紫红沉稳,只是多了一层自然的润泽之光,这就是收藏家们所说的“包浆”。
辨识要点:缠竹提梁壶,色泽沉稳,紫中泛红,原矿纯正紫砂泥制作2造型大度,壶身饱满,线条刚柔相济3两跟细竹绞缠,与壶身相连,成提梁式壶把,以细竹枝段伸出壶身成三弯形为嘴,自然秀美。
清道光 邵大亨 掇球壶
邵大亨 清道光咸丰年间人,宜兴上袁村人,紫砂史上屈指可数的巨匠之一。大亨掇球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