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工艺很是特别,而且又具有多样性,所以我们就会很是奇怪这些多样性的工艺是怎么样被做出来的,多样又富有灵性的紫砂壶工艺。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紫砂壶的装饰工艺吧。
紫砂壶装饰工艺之镶嵌
紫砂镶嵌工艺,是当代紫砂艺人于20世纪70年代借鉴青铜器、漆器、家俱等兄弟日用工艺品装饰技术的新创造。早在夏朝的二里头文化遗址,就出土过1件用绿松石镶嵌的兽面纹铜牌饰物。这是中国最早运用镶嵌工艺装饰的器物。
春秋晚期更发明了镶嵌金银工艺,称作错金银。其工序是在铸器时铸出沟槽,錾凿整修后,将金或银丝、片挤压入槽,最后用错石磨光。其后的漆器、家俱制作中亦有镶嵌工艺。
紫砂制作中的嵌金银丝,实际上就是将错金银运用于紫砂陶装饰上。刻嵌金银丝的领军人物是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鲍仲梅。后来紫砂镶嵌工艺所用的材料发展到色泥、象牙、珍珠、釉珠、螺甸、红木等。除了色泥与釉珠在制作时嵌入再烧陶外,其他材料均在泥坯上预设镶嵌图案,待成陶后再嵌入。
镶嵌工艺方式多样,运用灵活,如嵌金银丝常常与嵌色泥结合起来使用,嵌色泥又可和绞胎或铺砂一并施行。镶嵌工艺运用恰当,能够极大地丰富装饰效果,产生互相辉映的材质美和平添奇趣的图案美,为作品增添艺术魅力。
紫砂壶装饰工艺之雕塑
此处的雕塑,非指以紫砂泥料创作的雕塑作品,而是施用于紫砂器装饰的包括捏塑、贴塑和琢刻的工艺。塑,是用紫砂泥料造成人物、动物、植物的形象。捏塑,可达至类似圆雕或高浮雕的效果。贴塑,则达到类似浅浮雕的效果。贴塑常用不同颜色的泥,以丰富塑造对象的自然效果。雕,是琢刻去不必要的泥料,使形象鲜明生动。以雕塑工艺装饰的紫砂器,就是行内所说的“花货”
在制陶中运用雕塑工艺进行装饰由来已久。考古发掘表明,早在公元前的仰韶文化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将整件陶器塑成鹰形的鼎。紫砂器雕塑工艺的运用则起源于成熟期,徐友泉、欧正春、陈仲美、沈君用等,都是雕塑高手。
嗣后,雕塑工艺一直长盛不衰,高手辈出。陈鸣远、许龙文、杨凤年、陈荫千、邵赦大、俞国良、范大生、冯桂林、陈光明、蒋燕亭、范正根、叶德喜、裴石民、吴云根、朱可心、蒋蓉、汪寅仙等堪称其中的佼佼者。凡是上述艺人制作的精品,都可收藏。
紫砂壶装饰工艺之绞胎
绞胎,本是唐代陶瓷业发明的一种装饰工艺,是用白、褐两种色调的瓷土相间揉合在一起,然后或拉坯成型,或切片贴面,胎体表面全部或局部具有白褐相间的类似木纹的纹理,上釉焙烧就成为绞胎瓷器。其器形有杯、盏托、碗、三足小盘、长方形小枕等,甚至还有一件人马全部绞胎的骑马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