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对于类风湿因子这个名词感到很陌生,其实它是一种自身的抗体,这种抗体主要存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血清中,那么类风湿因子有什么作用呢?类风湿因子高应该怎么办?如何测定比较好。
类风湿因子是由于感染因子(细菌、病毒等)引起体内产生的以变性IgG(一种抗体)为抗原的一种抗体,故又称抗抗体。常见的类风湿因子有I gM型、IgG型IgA型和IgE型。人体内普遍存在着类风湿因子,并起着一定的生理作用。
近年来对IgM型类风湿因子的生物作用已有所了解,这些生物作用包括:
1、调节体内免疫反应;
2、激活补体,加快清除微生物感染;
3、清除免疫复合物使机体免受循环复合物的损伤。只有类风湿因子的量超过一定的滴度时称类风湿因子阳性。由于I gM型类风湿因子是类风湿因子的主要类型,而且具有高凝集的特点,易于沉淀,故临床上主要测定IgM型类风湿因子,测定方法为乳胶凝集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
类风湿因子测定试剂定性地判断人体血液中的类风湿因子(PF)浓度。类风湿因子阳性除见于类风湿性关节炎外,还可见于病毒感染如感言、肿瘤、慢性感染如肺结核、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以及其它自身免疫性疾病。
类风湿因子高是类风湿发病的关键,而类风湿因子高的原因尚未完全明确。研究发现,与环境,细胞,病毒,遗传,性激素及神经精神状态等因素密切相关。
(一)细菌因素
主要是要刺激机体产生抗体,这样能够避免发生免疫病例损伤而出现疾病,而细菌可能会与RA有关联,但是并没有具体的证据来说明。
(二)病毒因素
研究表明,EB病毒感染所致的类风湿。在血清和滑膜液中出现持续高度的抗EB病毒—胞膜抗原抗体。
(三)遗传因素
这种病在有的家族中发病率是非常高的,据调查发现,身体中含有这类易感基因的人,他们的后代出现此病的几率非常高。
(四)性激因素
研究表明RA发病率男女之比为1∶2~4,妊娠期病情减轻,服避孕药的女性发病减少,性激素在发病中起一定作用。
类风湿因子测定
类风湿因子(RF)是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病人血清中发现,是一种以变性IgG为靶抗原的自身抗体,主要存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血清和关节液中,它是一种抗变性IgG的抗体,属IgM型。可与IgGFc段结合。
RA病人和约50%的健康人体内都存在有产生RF的B细胞克隆,在变性IgG(或与抗原结合的IgG)或EB病毒直接作用下,可大量合成R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