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阶段生物进化的理论早是由拉马克提出来的。
拉马克的进化理论主要内容是说
(1)一切变异(获得性状)的原因在于环境的影响或者器官的用进废退。
(2)凡两性所共有的获得性状都可以传给后代。
(3)获得性遗传是普遍适用的法则。
拉马克的这个理论被后人总称为“获得性遗传”。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中,生活着不同形态功能的生物,这是人们简单的经验事实。因此,拉马克的获得性遗传就是这种感性认识的第一次总结。这也是获得性遗传理论发展的第一个阶段。
获得性遗传理论发展的第二个阶段是达尔文通过调查,积累了大量资料,用事实证明了物种形成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第三个阶段是米丘林阶段。这是获得性遗传理论的实践阶段。米丘林通过对植物的实际培育,改变了植物的性状,使南方的植物可以在寒冷的北方生活。
但是,获得性遗传理论并未因此而获得真正的胜利。原因是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和中心法则的确立。中心法则指明,生物性状是有DNA中储存的信息决定的。并且是有DNA——RNA——蛋白质的方向表现的。
基因理论和中心法则是获得性遗传问题发展的第四个阶段。这个阶段是对获得性遗传的完全否定。
反转录酶的发现使获得性遗传问题的争论重新开始。实验证明,遗传信息的传递不只有DNA——RNA——蛋白质这一个方向。实验证明RNA——DNA方向是客观存在的。
人们用设想填满了DNA、RNA和蛋白质这三个因素之间所有的联系通道。这三个物质之间处于完全平等的相互作用的链条关系。这个关系如果成立,中心法则即告失败。因为获得性遗传是被中心法则击败的,所以,中心法则的失败将使获得性遗传问题重新获得解放,重新成为研究和讨论的对象。
结语:通过上文的介绍,想必大家对于获得性遗传也是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了吧,获得性遗传在生物科学界起着很重要的一个作用,是生物科学界的一个里程碑哦,我么对于这样的知识具有一定的了解是很有必要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