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太极拳是我国传统太极拳中一大门派,其太极拳的特点中的大、中、小架一直是很多杨氏太极拳爱好者讨论中的谜。杨氏太极拳教学中有很多关于走架的说法,下面我们跟着太极拳学习一下吧!
杨氏拳大、中、小架到底有何区别
小架便是常说的用架,人们习惯伤称他为少侯架,中架便是练架,现在人们习惯性的称为健侯架,这两架式杨氏太极拳的母架。
小架、中架与大架相比,内容、练法要丰富、复杂得多:同是揽雀尾掤手,小、中架有肩圈、胸圈、腰圈三道圈,大架改造为一道胸圈;同为三趟云手,小、中架有一开一合、两开两合、三开三合之分。
大架改造为一开一合;同为两趟倒撵猴,小、中架有猫扑、採挒肘靠之变手,大架改造为一翻一开走定势;同为玉女穿梭,小、中架含有偷桃、辘轳、簸箕、传梭等拳势变化,大架改造为只取定式走四隅角。
同理,将大架减去了小、中架,就会使雀穿枝变手,同时为左右分脚变成转身蹬脚,简而言之,大架是见候驾,小架是改造之后的定架。
小架是杨氏拳快架、用架、技击架,中架是杨氏拳的慢架、练架、功力架,大架是在杨氏拳原有用架、练架基础上,出于化繁为简、变难为易、汰劣(如震足、发力等)存优、普及推广、改革更新等方面考虑,而形成的杨氏拳新架。
这就是杨氏太极拳大、中、小架的实质。
武术是冷兵器时代的宠儿,杨氏拳用架、练架适应“露禅闯天下,班侯打天下”的需要,是纯粹的武技拳学;而杨氏拳大架的问世、“定型”,则标志着杨氏拳从单一拳学向医疗体育、强身健体、养生怡情、博击防卫等多功能的转轨。
杨氏太极拳中的小架圈小儿劲坚,动作虽秀美但是难度高,因此区分杨氏的小、大、中架还需长期的练习摸索。
小架学练难度较大,加之少侯教学循规蹈矩、死板刻薄,尝言“祖宗的东西是不能改变的,我怎么学的就怎么教……”,学员难以耐受他那种残酷的训导方式多敬而远之,因此,非有特殊机遇、缘分者不能得之,而这正是杨氏拳小架缺少传人的主要原因。
1925年陈微明《太极拳术》载:“少侯传田兆麟、尤志学等,许禹生亦从少侯学”;1937年吴图南《国术概论》载:“少侯传东润芳、马润之、尤志学、田兆麟、乌拉布”;见著于媒体报导的少侯传人有田兆麟、吴图南、顾履平、张虎臣。
若议杨氏拳大、中、小架间有何联系?笔者以为三种架别练法不一,功能有别,其实质均为杨氏拳技,只不过各有侧重面而已:小架致用、偏于技击;中架主功、偏于增长劲力;大架体用兼备、利在普及。
大中小架三者交相辉映,互为补充、相得益彰,从而组成了完整的杨氏太极拳体系。
小架高难,中架复杂,非悟性风慧者不能学;大架脱胎于中、小架,易于普及人皆可练。大、中、小架恰如三层梯阶,先易后难,循序渐进不难登堂入室。依笔者教学经验而论,三年大架后再学中架,中架一年后再学小架,效果较好。
小架拳速迅捷,动作高难,难在快而不乱;中架拳路过长,拳势繁复,难在缓而不断,体力不足者难以支撑,二者均不易普及。我师张虎臣先生生前曾言,他年轻时在用架、练架上下过苦功,晚年后练的多的还是预架。
走架时应注意两点
(1)不要走成忽进忽退而应走成如水漂落叶,水流而叶不动
其要领是两脚在运动转换中,始终虚实分明,重心平稳过渡,两脚犹如翘跷板的两端,身体重心在不露痕迹中由一端潜换至另一端,并要注意重心在前脚时,不得超过前脚的脚后心。
重心移到后脚时,注意其不要超过脚掌的前心,以此来保持身体的平衡。
(2)不要走成硬进硬退
而要进中寓退,退中寓进。走架在形与意上都要圆。如圈套圈,如环扣环。圈者,环者是掤、捋、挤、按、采、肘、靠,八劲之意在此中互寓、互换、互变之形成。此为走架中劲意流动的窍要。
劲意就是劲之意味,亦即动之潜在趋势。劲意状态应如身披五张弓:两肩根互撑,两肘互撑,两胯互撑,两膝互撑,背椎与肩根、胯根前后互撑。
总之,体内各种劲意要阴阳同根互寓,以守中和之势,故日太极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