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时间就已经立秋了,虽说已经立秋了,但是气温只是在早晚的时候稍微有点降落,但是在这个时候,还是不能忽视养生,特别是这个时候会引起腹泻,你知道腹泻的原因有哪些吗,下面一起随着北京养生堂专家王玉英来了解一下对抗腹泻的法宝吧。
该视频主要文字介绍:
《寿亲养老新书》中写到“季秋之后,水冷草枯,多发宿患。若素知宿患,秋終多发,或痰涎嗽喘,或风眩痹癖,或秘泻劳倦,或寒热进退,计其所发之疾,欲于未发之前。”
专家表示进入到秋季,容易诱发痰涎嗽喘,风眩痹癖,秘泻劳倦三种疾病,这与秋天的三个时节有关系,到底这三个时节是什么?
秋季有哪些时节
专家表示8月7日到9月7是早秋,9月7到10月8日是中秋,10月8日到11月7日是晚秋。
早秋的特点是从夏季的暑热逐渐转为秋季的寒凉,中秋则是正式进入秋季,晚秋从气象学的角度看,就逐渐进入冬季了。
在早秋阶段,节气刚开始转变,暑湿尚盛,正处于秋老虎期间,又热又湿,暑湿困脾,这时人们的脾胃弱,细菌的繁殖也旺盛,人们又易贪凉饮冷,所以人们容易得的病就是腹泻了。
而从8月23日处暑开始到9月7日,气温开始下降,但湿度丝毫未减,这时寒湿比较盛,特别是平素脾胃虚寒的患者,脾胃格外脆弱,如果稍不注意,又开始贴秋膘,使本来脆弱的脾胃雪上加霜,所以早秋应当注意保护脾胃,长寿树上的第一个果实就是对抗腹泻的法宝,到底是什么呢?
对抗腹泻的法宝
当然就是丝袜暖手宝了,其实里面包裹的都是中草药,都是可以保暖并且可以治疗腹泻的,把中草药都包在一起,把不穿的丝袜剪下来,封起来就好了呀。
除了腹泻,秋季更容易产生劳倦的感觉,俗话讲就是春困秋乏。专家表示秋乏分两种情况,生理性秋乏和病理性疲劳,从生理学角度来讲,“秋乏”产生的原因,与夏季气候环境对人的影响有关。
三伏盛夏,天气炎热,代谢旺盛,持续的高温耗伤人体的阳气阴津,脾胃功能又减弱,食欲不振,加之夏天很难得到充足的睡眠,过度消耗气血能量,得不到适度的补偿,使身体欠下了一笔“夏耗”的债务。
进入秋季以后,随着天气逐渐转凉,日照时间逐日缩短,消化功能恢复常态,食欲增强,气血能量代谢相对稳定等。
这时,人的机体需要有个生理性的休整阶段。同时,秋季夜间,凉爽宜人,容易入睡,且睡眠效果好,以致清晨醒来后,仍觉倦乏,还想再睡下去,这就是产生“秋乏”的原因。生理性的疲劳,不治自愈。
什么是病理性秋乏
受季节影响,人在秋天容易出现倦怠、乏力、打盹等秋乏现象,老人由于调节功能差,更容易在秋天感到疲惫。但“秋乏”属于生理现象,是很容易缓解的。
老人如果感觉到疲惫,喝杯热茶、躺下来休息一会、吃点水果,都能感到精神一些,不再那么累。而有些疲乏是病理性的,是由疾病引起的,这就要老人们引起重视,不要笼统地认为是秋天疲惫这一正常现象。
疾病性质的疲乏应引起注意
比如内分泌障碍时,由于电解质代谢紊乱,引起血钠降低、脱水、低血压等,让老人常发生疲乏;也可因营养物质代谢紊乱,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时蛋白质分解代谢加速,肌肉组织消耗而引起疲乏感。另外,心肌炎、流行性感冒早期,也常以疲乏无力为突出症状。
老人乏力当心是糖尿病、心脏病
糖尿病也是常见的导致乏力的疾病。患者由于糖代谢失常,高能磷酸键减少,负氮平衡,失水及电解质失衡等原因,故易疲乏、虚弱无力,且有口渴、消瘦、多食、多尿等症状。
老人们尤其要注意,慢性心脏功能不全或肺部疾病,阻碍了血红蛋白的氧合作用时,都会有疲乏的感觉。这些疾病引起的疲乏,一般来说都是需要经过治疗才能缓解的。
本期嘉宾介绍
王玉英
女,中医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北京卫视《养生堂》,央视(健康之路》等多个健康栏目嘉宾。
从小深得父亲真传(鞍山市名老中医王辅衡),1962年即开始走上中医道路,1978年成为中国第一批中医硕士研究生,师从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刘渡舟、马雨人,具有50多年的临床经验。
曾历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临床药理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食品药品管理局药品审评委员会审评专家等职。并赴日本、新加坡等多国讲学。著有《中医诊治男性不育症及性功能障碍》、《秘方集验》等书,发表论文数十篇。
注意:本频道文章版权归北京电视台,并不代表本频道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