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视频主要文字介绍:
夫妻之间面容相似被称为“夫妻相”。夫妻相是面容相像,心灵相倾,习惯趋同,相互影响。世界各地都有类似的说法:人们容易被面容与自己有共同之处的人吸引。一些进化生物学家认为,这是因为我们潜意识里觉得,与自己长相相似的人更值得信任。然而也有研究表明,当动物处于压力下,它们更倾向与同伴中遗传距离较远的个体交配。
夫妻相产生机理
美国科学家研究指出,人的外貌特征与自己的性格是对应的,有什么样的外貌,就会有什么样的性格。当双方的个性相差太远时,虽然谈恋爱时会产生很强烈的吸引力,但结婚以后,这种差异太大的个性,就不容易让夫妻俩产生共鸣了。相反,如果双方的外貌特征、性格相似,婚后就容易找到共同语言。并且,夫妻一起生活的时间越长,感情越好,长得就越像对方。[1]
发表在2006年3月的《个性与个体差异》科学杂志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也许可以为我们提供答案。这项研究共招募了22名参与者,男女各11人。在研究中,这22人必须对160对夫妇的外貌、性格和年龄做出评价。他们先分别看了一些男人和女人的照片,但此时并不知道照片中的人哪些是夫妻。但在评价时,他们却一致地把长相和性格相似的男女认定为夫妻。研究人员还发现,生活在一起的时间越长,夫妻俩的长相就越相似。该研究结论本身并没有什么惊人之处,但是这项研究还就“为什么夫妻会有夫妻相”的问题给出了一些答案。
基因
基因影响是原因之一。过去曾有研究表明,基因相似的夫妻俩,婚姻会比较幸福。这样的家庭很少发生虐待孩子的事件,而且婚姻失败率也较低。同时,基因相似的夫妻在婚姻生活中都会表现得更加无私。研究还发现,亲密的父女关系常常会导致女儿终嫁给和她们的父亲相似的男性。同样,与女儿关系亲密的父亲也往往会为女儿树立一个模范丈夫的形象,这也是我们所说的“性印记”。
其他研究表明,腰围与臀围的比例是另一个决定吸引力的微妙而重要的线索。对于男性来说,有吸引力的女性的腰臀比例一般为0.7,这意味着她可以生育健康的宝宝。而对于女性来说,有吸引力的男性的腰臀比例一般为0.8-1.0,但其他特征也很重要,比如身高和体格。腰臀比例是由遗传基因决定的,这一点并不是巧合。人体的荷尔蒙分泌决定了脂肪堆积的部位。如果腰臀比例比较理想,说明荷尔蒙分泌比较平衡,也就是说这是一个健康的伴侣。
共同生活经历
面部对称是具有吸引力的又一个特征,它也是反应身体健康并能生育健康宝宝的标志。在过去的研究中,大部分研究对象都认为面部越对称的人,身体越健康,而且越有吸引力。新墨西哥大学的进化生物学家兰迪·松希尔博士发现,脸部较对称的男性往往比那些脸部不太对称的男性拥有更多的性伴侣。兰迪认为,其中一个原因是女性常常是男性争夺的对象,因此她们有更多的选择权,从而也会更加挑剔。
总而言之,基因相似和共同的生活经历是夫妻长相类似的重要原因,换句话说,夫妻会有夫妻相不仅取决于一开始的择偶选择,还取决于夫妻多年来共同的生活经历。人们总是希望找一个与自己相像、与自己身边的模范丈夫(模范妻子)相像的伴侣,但同时也想找个能一起白头到老、相濡以沫的伴侣。巧合的是,当与爱人一起经历了人生的起起伏伏之后,人们会惊奇地发现自己竟然真的与爱人如此相像。
进化生物学角度推测
2010年3月,据美国《科学》杂志网站“科学此刻”报道,为求证“夫妻相”这一点是否在人类中存在,德国特里尔大学心理学家约翰娜·赖斯·海涅曼与同事招募了50个男性志愿者,将其分成两组,其中一组志愿者将右手在冰水中浸泡3分钟,这会对他们造成一种压力,但对身体无害。另一组不浸泡冰水。之后,每位志愿者得到一组女性的照片,其中一些照片已被偷偷处理过:女性的脸已被软件修改得与志愿者的脸相似。
结果同赖斯·海涅曼预测的一样,没有压力的志愿者更多地被修改过的照片吸引;接受了“冰水压力”的志愿者,则更喜欢与自己不相似的原始照片。
研究人员从进化生物学角度推测,这是潜意识里为“使自己的基因更安全地保存到下一代”而做出的选择。研究者表示,一般来说,男性潜意识里认为与自己相似的配偶是将来培养后代的可靠伴侣,但在生存保障不足、压力大时,男性为了得到尽可能多的孩子,扩大择偶范围,选择与自己不相似的伴侣。
心理原因
从心理学的理论来说,有一个心理学效应,叫"变色龙效应"其实也就是指我们很容易去模仿别人,越是亲密的人,我们越容易模仿,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我们也是在不断的模仿学习的,孩子模仿父母,老师,同学等等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一点,那就是我们看到一对夫妻相时,我们会发现越看越像,那种感觉,那种气质,而不仅仅是生理上的像!
其实这也是夫妻之间模仿而得到的结果,我们会说,这对夫妻气质,动作,表情很像,而这种心理作用,又会影响到我们的生理变化,比如说相同的表情动作会让夫妻之间的脸部肌肉相像等,而脸部肌肉的相像反过来又会影响到表现动作的相像,从而进入一个循环之中,导致结婚越长的夫妻,越加的相像!
本期嘉宾介绍
教授,主任医师、感染疾病科主任,1989年获得哈尔滨医科大学传染病学硕士学位。
主要从事各种肝病的诊疗和研究工作,包括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等。
研究成果:致力于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以及免疫发病机理和免疫治疗等工作,主持卫生部临床学科重点项目“慢性乙型肝炎个体化治疗模式的研究”,美国CMB基金项目,以及病毒性肝炎免疫发病机理和免疫治疗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199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1996年荣获“第二届全国优秀中青年医学科技之星”称号。
注意:本频道文章版权归北京卫视,并不代表本频道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