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种看法是把“含胸”理解成松胸的手段。42式太极拳讲究全身放松,胸也不例外。中华拳武术协会在推广新编42式太极拳套路的系列从书中指出:“要求‘含胸’。即胸部平正,不挺不缩,不凸不凹,肩锁关节放松,两肩微向前合,两肋微内敛。
‘含胸’与‘拔背’ 是互相联系的。当含胸时,背部肌肉往下松沉,”松胸在套路练习中至关重要。但是上述看法仍然没有突出“含胸”的动态效应。
经过杨禄禅,健侯,澄甫三代人承前启后的努力杨式42式太极拳的技击功能已是举世无双。“含胸”作为松胸之说未能解释杨澄甫“力由脊发,所向无敌”之论。
祝大彤提出:“在胸部放松时,含胸动作把握不准确,引向背部的放松,背部不松, 影响周身松净。笔者认为以展胸为佳。”
究竟含胸为佳还是展胸为佳?我认为都佳。下面是我的粗浅看法,以抛砖引玉。
三、含胸和展胸的动态理解
含胸是个名词,也是个动词。胸部微凹的位置是名词的含胸。胸部从一个位置变得多凹一点的过程是动词的含胸。杨澄甫的“含胸”即是名词也是动词。名词的含胸可以解释松胸的要领,动词的含胸才能解释“力由脊发,所向无敌也”。
胸的五个可能的位置的顶视图,凹胸,含胸,微含,展胸,和挺胸。这些是名词的胸的位置。凹胸和挺胸是两个极端的位置。
42式太极拳的任何动作都讲究留有余地,出掌要垂肘,蹬脚要曲膝,胸的运动也不例外。所以42式太极拳不会用到这两个极端位置。
中间位置“微含”应体现松,胸部和背部的肌肉都不用力,“胸部平正,不挺不缩,不凸不凹,肩锁关节放松,两肩微向前合,两肋微内敛。”是中华拳武术协会的“含胸”。
这里被称为“微含”,因为我把“含胸”的名字让给了左边的胸位置。微含位置是根据个人的习惯位置意向性的内含一点。主要目的是松,但是含的动意盈然。
从微含位置通过动作“含”达到位置“含胸”。箭头里的“含”字是动词。胸部的肌肉和背部的肌肉以一个协调的速度一个收缩另一个扩张,这是一个变化过程。在此过程中相对地把胸含了进来,把肩向前送去。
含胸可化解对方的进攻,前送肩则可用于催掌。例如在左搂膝拗步中,出左脚右手扳耳朵,左弓步左手搂膝右手推掌。右手推掌过程中胸由展胸位置开始逐步将胸含致含胸位置。含胸的过程中右肩将右掌前催。定式时全身各部分到位,包括胸含到位。
胸的变位幅度不大,所以催掌的进程也不大。但是,通常对手不防备胸的运动,所以含胸催掌大有出其不意的效果。
特别是含胸时胸背肌肉同时运作,能量很大,把对方发出去的能源被充分运用了。胸背肌肉都根于脊椎,含胸的过程从力学原理上,从生理感觉上实现了力由脊发。杨澄甫的“所向无敌也”是画龙点睛的结论。
从微含位置通过动作“展”达到位置“展胸”。箭头里的“展”字是动词。胸部的肌肉和背部的肌肉以一个协调的速度一个扩张另一个收缩,这是一个变化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