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教学 不同人群练此功抗癌效果惊人(3)

  9.疏导心肺功能,温养内气

  重复演练“金刚三大对”,能提起肺气.长期练习能使肠胃产生的精微之气上升到中丹田,使心肺得到温养,并打通任督二脉,温养内气。

  10.促进消化系统运转,防治肠胃疾病

  每天单练“金刚三大对”和“搬拦捶”30 分钟左右.可以通过对手足的协调运动及经络感应,使手三阳与足三阳贯通.起到促进消化系统运转和防治肠胃疾病的作用。

  11.促进呼吸系统运转,降肺气

  传统医学认为,肺为百脉之长,如果肺气不下降就会导致呼吸系统出现疾病症状。单练“金刚三大对”和“退步伏虎”,可以将上焦肺气导引至左右手末端的手阳明大肠经排出,具有降肺气的作用。

  12.养生健体,防治齐种肠胃疾病

  无极起式.先天不足.后天补益,后天亏损,先补肠胃。两手对下丹田抱国,可以用气和生物场来补益人的根本,对胃酸过多、贫血、高血压等症状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13.缓解神经紧张,释放工作压力

  传统太极拳在运动中双手转圆,穿中线,前后左右虚实变化,立身中正,从容不退,相连不断的养生健体动作.具有缓解神经紧张,释放工作压力,促使气血顺畅.清炎止痛的功效。

  练太极拳的注意事项

  1.速度要均匀

  初学太极拳时宜慢不宜快,从慢上练功夫,打基础,先把动作学会,把要领掌握好。熟练以后,不论速度稍快或稍慢,都要从头到尾保持均匀。

  打一套“简化太极拳”,正常的速度是4~6分钟,有的人慢练,可长达8~9分钟,但也不可太慢。打一套“四十八式太极拳”为8~10分钟, “八十八式太极拳"需要20分钟左右。

  许多人练拳都慢不下来,正确的练习太极拳应该是慢中有快,快中有慢,互相协调,匀速练习。

  2.架势不可忽高忽低

  初学时架势可以高一点,也可低一点,但在“起势”时就要确定高低程度,以后整套动作,要大体上保持同样的高度(除“下势”以外)。体弱者好采用高一点的架势练习,随着动作的熟练和体质的增强,再练中型架势或低一些的架势。

  3.要适当掌握运动量

  太极拳运动虽然不如体操运动和其他长拳运动剧烈,但是由于它要求在上下肢呈一定的弯曲情况下做慢动作,加之要求全身内外上下高度集中统一,所以,还是有一定运动量的。

  特别是下肢的运动量比较大。因为打这种拳,一方面要求两腿分清虚实,体重经常由一条腿来负担,而这条腿又是在膝关节弯曲情况下来支撑体重的。

  太极拳是一项缓慢的有氧运动,许多人练习一个小时都不会感觉到累,但是练习太极拳会消耗很多能量,因此,练习不宜过长。

  一方面,由一个姿势转到另一个姿势、重心由一腿过渡到另一腿上时要求缓慢,用的时间较长,这就大大增加了下肢的负荷量。

  所以,初学的人练完一两趟“简化太极拳”,往往会感到两腿酸痛,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坚持练下去,这种腿部酸痛现象,就会消失。

  每次锻炼的时间长短、趟数多少、运动量大小,应根据工作和学习情况及自己的体质而定。一般健康无病的人,运动量可以略大一些,可以连续打一趟或两趟。

  老年人和体弱者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适当调节运动量,可以单练一组或几组。也可以专练一两个式子如“揽雀尾”、“云手"、“起势”等;也可以架势稍高一些,如“弓步”的前腿应垂直,膝盖与脚尖在一条垂直线上,送时,膝关节弯曲度可略小一些。

  患有腰间伤病的人,每次的运动量不宜太大,要注意循序渐进,逐步加大运动量,必要时应征求医生的意见。总之,在初练太极拳时,运动量的掌握务要因人制宜,因病制宜,不应贪多求快,急于求成。

  结语:综上所述,不同人群练太极拳抗癌效果也不同,太极拳对现代人具有很高的养生价值。太极拳拥有独特的呼吸方式,可以加快新陈代谢,促进身体循环,对身体起着恢复作用,是养生的佳运动。

太极拳教学 太极拳的本质 太极拳的特点 
警惕 这类人不能吃香菜
警惕 这类人不能吃香菜香菜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一种配菜。经常可以看到煮...
10个简单小妙招巧治鼻炎
10个简单小妙招巧治鼻炎鼻炎相信很多的人都不陌生吧。鼻炎的反复发作是否给...
高血压的治疗与饮食
高血压的治疗与饮食现在由于生活条件的提高,三高人群也逐渐的扩大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