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八式太极拳要领
四十八式太极拳五字要领
松
“松”,是48式太极拳的第一要义,是本质的东西,贯串于始终,并且练拳时要松,发劲时也要松,它是所有技术行为的出发点。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区别于外家拳,才能练出独有的弹簧劲。
当年有人曾问过澄甫师祖:“未见您用多大劲,何以将人发出那样远,打得那样干脆呢?”回答说:“我是松着劲打的!……”也有人问过少侯师祖:“您发劲时是松松软软的样子,如这样子还能有劲吗?”回答说:“就是因为松松软软的,打出的劲才非常大呢!”
那么怎样去练松劲呢,首先在练架子时松。练架子时每一个动作,都要使全身九大关节掌、拳、肘、腕、肩、腰、膝、脚松开来,而在定势时更要注意松。
每个式子放松开以后,再接着往下练。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每势在运行时要引导梢节往根节松,定势时则是反过来从根节引导着往梢节松。
后达到内外皆松,不但筋骨松了,肌肉松了,连内气和精神也松了,这才是真正的“松”。而这一切主要是以意为之,没有明师指点和较长时间的锻炼,是难以做到的。
另外,要知道区别“松”与“懈”。“松”是神舒体静,但劲不丢,不但关节是开启着的,肌肉也是舒展的,功夫到家后有一种蓬松的感觉;而“懈”则表现为精神委顿,劲全无,不但关节是闭合的,而肌肉也是萎缩的。习练者不可不深察之。
圆
“圆”,对于48式太极拳而论,既是体,又是用。
就内含阴阳鱼的太极圆圈看,它是体,太极拳运行用劲的情况,与太极圆形相合,太极拳每一动作的起落旋转,开合虚实,都是圆圈所构成,这也正是太极拳由此得名的缘故。
陈鑫在《陈氏太极拳图说》卷首《太极图弄圆歌》中说:“我有一丸,黑白相和。
虽是两分,还是一个。大之莫载,小之莫破;无始无终,无右无左。八卦九畴,纵横交错;今古参前,乾坤在座。……”
整个太极拳运动,就是阴阳互根而不断变化消长的过程,太极拳的圆圈,大致有平圆、立圆、斜圆、大圆、小圆、双S圆、圆中圆等,也即是“乱环术法”。
而就太极拳圆形运动刚柔相济、虚实莫测、善发善化、善开善合、善动善静、攻防兼备等方面来看,它又是用,而且是巧妙之用,所谓“妙手一着一太极,空空迹化归乌有”,就是对太极拳运劲和技击高造诣的准确而又形象的描述。
而圆圈的轴心和根本是腰上的尾脊骨,田兆麟师说:圆圈以尾脊骨为根本。这就充分说明腰脊劲越圆越小,周身之劲也就越轻灵奇巧,速度也就越快,也就越能显示太极拳出神入化的功夫!
正
“正”,是48式太极拳立身运动之本,通常与“中”连在一起,叫“中正”,在习练拳架和推手、技击中,无一时一刻可以离开它。
《太极拳论》云:“立如平准,活似车轮。偏沉则随,双重则滞”;《十三势歌》云:“尾闾中正神贯顶,满身轻利头顶悬”。
《十三势行功要解》云:“立身中正安舒,支撑八面”,这些都是强调立身中正的重要性。
中正安舒
首先要头容正直,头顶悬,舌顶上腭,双目平视,神凝于耳。
其次,要注意双肩的平齐松沉。
第三,要松腰、收腹、敛臀。
要想松腰,只须将腹部稍微一收即可。敛臀的方法是两腿的股四头肌稍用力,臀部前送使尾闾骨有向前托起小腹之意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