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界的前辈曾将内劲的这个特点描述为“轻如杨花,坚如金石”。
太极内劲的第四个特点是刚柔相济
不了解太极拳的人看到慢悠悠的太极拳,总认为练拳的人是柔软无力的,其实这只是一个表面现象。
事实上,“柔”是为了“刚”,“极柔软然后极坚刚”。内劲贯通的人都能清楚地感觉到太极拳是外柔内刚、刚柔相济的。
杨澄甫讲“臂膊如棉裹铁”,太极拳乃“绵里藏针之艺术”。武式太极拳开派宗师武禹襄则讲得更加到位,他说“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到,运劲如百炼钢何坚不摧”。
“九曲珠”讲出了太极内劲“柔”的一面,“百炼钢”讲出了太极内劲“刚”的一面。而且,太极拳在推手、技击中的“柔化刚发”也清楚体现了太极内劲“刚柔相济”的特点。
技法与内劲的关系
太极拳的技法和内劲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两者不可混为一谈。
技法又称技巧、技艺、手法、着法;内劲也称内功、功夫、功力、劲力。凡是与人搏击的竞技运动,如武术、拳击、摔跤、格斗等,都应俱备技法和内劲两方面的内容。
王宗岳的拳所云:“虽变化万端,而理为一贯”,变化万端指的是技法,理为一贯指的是内劲。
技法可以由老师传授或拳友之间相互切磋,也可以观看别人演练时偷偷铭记揣摩,待锻炼成熟后即可应用。
内劲是人体所能释放的能量,也是人体自身的功力,劲与力是属于同一个范畴,劲是力的升华,力是劲的基础。
内劲的锻炼必须在老师指导下,遵照正确的训练方法,经过自己长期不断地刻苦锻炼后,逐渐生成出来。
以太极拳锻炼对内劲生成过程,必须先经过摧僵化柔,然后再能积柔成刚。
内劲的锻炼质量是根据各人的身体条件而定,每个人锻炼的结果不可能一个样,但只要能刻苦锻炼总能出成效,所有一代宗师的高深武功,都是通过长期刻苦训练而来。
在搏击艺术中,技法是方法问题,而内劲是功力问题,技法与内劲既不能混淆,又不能分开,两者必须结合使用不可缺一。任何技法中必须贯注于内劲,才能事半功倍,收到良好的技击效果。
如果不练内劲而光对技法练得相当成熟,招式也使用得很漂亮,这是无内劲的招术,练到后还是花拳绣腿,与人交手时非但打不动别人,而自己却不经一击。
反之,如果只练内劲而不练技法,虽功力长大了,而这是无招术的功力,若与人交手时,就不知道化与打的方法,也不会掌握击打的时间、角度、部位、方向问题,只能是盲撞乱打一通,那同样是击人不妙。
用现代人的说法,技法是搏击艺术中的软件,内劲是搏击艺术中的硬件,硬件与软件必须组合使用才能奏效。
拳谚说:“练拳不练功,到头一场空”,前辈拳师们明确指出在练拳架招式的同时,必须要结合训练内劲,内劲训练也称功力训练,任何拳术都有它的内功心法和内劲的锻炼方法。
唯有技法结合了浑厚的内劲,在与人推手或交手时,才能实现引进落空合即出的目标,只要技法运用得当,内劲一经猝发,即能将人轻飘飘地击弹出丈外,或震透其内脏并伤其筋骨,让人胆战心惊!这才能称得上为中国功夫。
结语:综上所述,练好太极拳的内劲对学习太极拳有巨大的作用,太极拳的练习是长期的训练,而非一蹴而就的功夫。因此,初学者学习太极拳的时候,一定要细心的领悟太极拳中的要领,学好太极拳对你的身心有很大的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