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太极拳的动作比较缓慢,是适合老年人来学习的一项运动,其实不是的,太极拳具有很高的医疗保健价值,长期练习对我们的身体是由很大的帮助的,今天给大家推荐的教学是杨氏太极拳的教学,下面一起来看下。
现在社会的健身项目很多,但是有的项目到了一定年龄作不了。比如武术长拳,有的全国或世界武术冠军,年轻时体力好的时候拿冠军,但一过鼎盛时期,到一定年龄,弹跳力等体力一差就不行了,很多人身体上还留下伤病,就难以象以前那样练习了。
太极拳动作缓慢,柔和,不论年龄大小都是很适合的,对于年龄大的朋友们好处更多。
有人说太极拳太难,不好学。其实并不难,我们不管做什么事,总得动动脑子,思索考虑,尤其上了年纪,事情不多,动动脑子也她,练拳动脑筋和工作岗位动脑筋不一样,练拳动脑筋相对的来说就是休息。
休息对神经衰 弱才有好处,气沉丹田,相对来说就是大脑得到休息。稍微动动脑筋还是有好处的,现在科学家有新说法:“生命在于脑运动”,是有道理的。年龄大了,拿出一点时间来练拳,今天练一两式,明天练一两式,总能学会。
太极拳讲究的是慢,刚开始动作开始不好看,慢慢就好看了,熟能生巧。
太极拳不仅是武术,它还是健身术、养生术,尤其在医术上作为医疗手段很起作用,但不是绝对的,不是练拳治百病,长生不老。前面讲过,对某些慢性疾病是有一定疗效的。它的好处只有长期练拳者才能体会到,享受到。
正因为这样,练拳的人越来越多,国外练拳的人也很多,比如美洲、欧洲练的人比较多,日本是亚洲,他们学的东西都要切磋,很认真。希望我们今后练拳都要认真、规范。
杨氏太极拳练习过程中的主要的七个阶段:
第一段:基础段。盘架子,以“运动如抽丝”为目标,基本做到松、稳、慢、匀。
第二段:内外相合。在掌握套路的基础上,做到内气与外形相互配合、运行一致。套路姿势基本可以做到“以意引气,以气引导身形”,动作自然,不勉强(不能单纯追求外形,否则不仅不利内功增长,还可能伤害身体)。
第三段:上下相随。拳架的每招每式都能做到内外相合、上下相随;内气舒畅地贯注到外形姿势上,不僵滞;动静皆宜,以静待动,动一处无处不动,静一处无处不静;练拳过程如形云流水,上下身动作协调一致,运动的方式松软圆活,做到不用强力;
第四段:拆架子。对太极拳套路,能在掌握要领的基础上,灵活运用;熟练掌握拳架套路每个姿势的起点、运行、终点、变换四个环节,能够不拘泥于固定不变的套路;套路虽变,姿势与姿势之间仍能衔接紧凑,内气运行流畅。此时已有相当功力,照此坚持练习将不断充盈内气,功力渐强。
第五段:拆手。练拳姿势手为先,内气舒畅需身形和手势密切配合。练习套路和推手可以做到身形和手势灵活变换、手无定向身无形。并符合太极拳的练习原则。
第六段:练功时能将神、意、气集中于一点,并体现在每一个姿势上;能够克服拙力而发挥内劲的威力;能够运用轻灵多变的手法乘人之势、借人之力、克敌制胜,并可达到“妙处全凭能借力,得来全不费工夫”和“四两拨千斤”的妙用。
第七段:入化境。练习太极拳的高境界,达到融会贯通、出神入化的神奇颠峰。此时,无论练功搭手,神、意、气运用自如,“无形无象,全体透空,随机应变,无往而不胜”,即指工夫高深者推手胜人看不出多大动作,招势越化越小以致给人感觉外形动作消失,其自身则感到轻灵通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