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检查主要包括耳镜检查、咽鼓管功能检查、听力测验、前庭功能检查、瘘管试验和其他检查.一般先观察耳廓的大小、位置、有无畸形及两侧是否对称,耳廓和乳突部及耳周围淋巴结有无肿胀、触痛和压痛.其后再作下列检查.
耳镜检查
①受检者正坐,上身可略偏,头转向对侧.检查者将头灯或额镜的反光集中于适当位置,轻轻地调整受检者头位使其外耳道口与灯光相适应.在成人需将耳廓稍向后向上牵拉,使耳道变直(在小儿则只需向后并略向下牵拉),方可看到深部.牵拉时注意受检者是否有痛感.若耳道内有耵聍,应予清除.
如拉直耳道仍不能窥见耳道底部的全貌,则可放入合适的耳镜或电耳镜仔细观察,重点察看鼓膜有无充血、肿胀、浑浊、瘢痕粘连、钙斑和穿孔.正常鼓膜紧张部略呈灰白色,光锥和各项标志清晰;如光锥散乱,槌骨短突过分突出,槌骨柄过度倾斜,几呈横位,状似变短,表示鼓膜内陷.鼓膜检查时还应试验其是否可活动,广州空军后勤部医院指出可通过鼓气耳镜对外耳道加压和减压看到鼓膜活动情况.
如鼓膜色泽昏暗,应注意能否透过鼓膜看到鼓室内有无渗液,在可疑时,通过咽鼓管吹张或鼓气可能显现出积液的液平面.鼓膜的松弛部面积较小,高居于紧张部上方,不易窥视,需调整受检者头位和耳镜位置才能看清.松弛部如有穿孔,往往是中耳有潜在危险病变的象征.
咽鼓管功能检查
咽鼓管功能状态与中耳炎的发生和预后有密切关系.在中耳疾患或有传音功能障碍时,应检查咽鼓管的通畅程度.此项检查方法很多,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① 吞咽法和捏鼻鼓气法(瓦尔萨尔瓦氏法).当受检者吞咽或捏鼻鼓气时,检查者可通过听诊管监听有无空气经咽鼓管进入鼓室之声.该管两端各有一耳塞头,可分别塞入受检耳和检查者耳道内,如咽鼓管开通,检查者可从听诊管中听到咽鼓管开张的响声.
② 波利泽尔氏法.先清除鼻腔分泌物,然后让受检者口含少量饮用水.检查者将波利泽尔氏吹张球的橄榄头塞入其一侧前鼻孔,而用另一手的手指压住另一侧前鼻孔,令患者咽水,则其软腭将关闭咽部通道,使鼻咽部成密闭状态;检查者同步捏压波利泽尔氏球,鼻咽部压力增大,则空气将被迫经咽鼓管进入鼓室,通过听诊管可以听到响声.
③ 导管法.用特制的咽鼓管导管在鼻腔粘膜表面麻醉后顺鼻底将其弯头送至鼻咽部,在相当鼻中隔后缘部位将导管弯头向下向外转动插入咽鼓管咽口,用打气球压入空气.检查者亦可通过听诊管监听气流进入咽鼓管的情况.
波利泽尔氏法和导管法吹张时所加压力较大,咽鼓管狭窄时亦往往能被气流冲开,通过听诊管能听到气流挤过狭窄处的"嗤嗤"声.如听到水泡声,表明可能有鼓室积液;如完全无声,则表明咽鼓管阻塞.咽鼓管吹张操作动作要轻柔,以免造成医源性损伤,因此吹张前后都应检查鼓膜和听力,观察有无变化.咽鼓管吹张有时可发现不明显的鼓膜穿孔,甚至会挤出分泌物.
以上检查均系通过鼻咽部和咽鼓管加压,故在上呼吸道有急性炎症时不宜进行.试验咽鼓管通畅情况还可应用滴药法、造影法、气压舱、咽鼓管声测和咽鼓管阻力测量等,后数种方法通过测试装置物理参数的改变,可获得咽鼓管功能的客观记录.
瘘管试验
① 在中耳炎,特别是有胆脂瘤时,如怀疑迷路骨壁侵蚀,可用波利泽尔氏球对外耳道加压作瘘管试验.当加压或减压(造成负压)时患者如有眩晕感,甚至出现眼震,是为瘘管试验阳性,表示有瘘管存在.但如内耳已因迷路炎而功能完全丧失或瘘管被肉芽等病变堵塞,则虽有瘘管存在该试验亦可呈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