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之要求做到:“肩部松沉、肘要坠沉、臂要撑沉;胸要微含、项要轻竖、腭要内收、百会上顶、上下气道贯通拉直”,上下左右、八面支撑。下肢部位,合理适度的圆裆为重要。
膝盖的弯曲一定要和脚尖的方向相一致。胯根处要注意保持折叠里合,胯骨下落且前送,尾闾上勾使小腹向上托起。胸部内含,气聚神敛,背部拔起,两肩胛骨向外张开,整个人体犹如气球般具有膨胀感。
有的人说太极拳是一种立体圆,在拳架练习中,每个动作是圆的开始也是圆的结束,太极拳是圆的代表。
二、定势成圆的意义
定势成圆为何要有这么多的讲究?说到底,是为了能伸筋拔骨、舒畅经络,以便鬅松肢体、修成太极身。
什么叫修成太极身,这个题目太大,一时半会儿说不清,简而言之,我们练拳时首先要求做到的就是放松肢体,而要放松肢体就要能够将身体各处的关节拉开。
然后在意念的引导下,使放松了的肢体得以反复不断地拧来搅去,以此来让全身的肌肉纤维得以有效的拉长训练。
久而久之,就能使我们的肌肉纤维组织变得健壮伸长且坚韧而富有弹性,使得我们的经络组织、血液循环系统、末梢神经都同时得到锻炼,继而使肢体组织真正达到鬅松圆活、柔韧松空的状态。
三、太极拳的动势圆
太极拳的动势圆是依托在定势圆基础上的内外运动线路。表现在外部是四肢躯干运动轨迹的反映,反应在内里是气血、意念的行走路线。
强调动势圆,就是强调了太极拳内外运动的行动路线也要走圆弧,这个理念很重要,太重要了。我们习练太极拳的主旨是修身养性,是为了强身健体。这里我们暂且不谈内劲的发放,因为除了内劲发放须求瞬间迅疾的直向运动外,我们再无直线的东西了。
所以说,“定势为圆、运行弧线,时时处处皆成圆圈”就是太极拳行拳过程中的、必须遵循并尽可能努力实现的、非常重要的要求或原则!
问题在于如何才能真正达到这样的要求,如何才能真正做到时时处处皆成圆成圈!许多活生生的实际例子无数次地证明了,要实现这条原则实在在是很难很难的,不仅在观念上难于秉持,在运动实践中更是难以实现。
四、行拳时的意念圆
习练太极拳时,要求意念活动有定向,心中要有弧圈圆。太极拳是有氧运动,动作深沉缓慢,为意念活动提供了时间上的保证。意念有圆是完全做得到的。尤其是要意念想象以下三个圈圆。
1、意念平圈
打拳时脚下要有圆圈,你就站在圆圈的中间,站在圆圈十字线的交叉点上。前后一条线,左右一条线,把圆圈划成四个区间。阳面两个、左前1、右前2,阴面两个、左后3、右后4。圈是活圈,会把圆心自动调整到你的重心位置上。
什么意思?就是“圆心跟着重心走”,圆心始终。比如起势从并步到开立后,十字线的就自动移到了你的胯下,你的两脚到圆心的距离是相等的。
还有“十字随着腰胯移”,左右方向的线就是腰胯的延长线,前后线是穿过肚脐前后延伸的綫,就好比肚脐眼上有个射灯光柱直射向前。
腰胯转动射线也动,胸前胯旁、前后左右都有线。心中有了这样一个圆圈的概念后,四肢运动的空间方位、行动路线的确定,都会变得简单而又方便。
2、立体的圆柱圆
想象这个圆要有光柱的感觉,碰碰、碰不到,不会影响你四肢的运动,又实实在在存在,让你有运动是的参照物、制约感。比如,人是站在圆圈的边上,要有背靠圆壁的感觉。
结语:综上所述,您对太极拳的方与圆是否有所了解了呢?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武术,习练太极拳能提升思想境界,坚持练习太极拳可以陶冶情操,修身养性,太极拳是一种方与圆的运动,掌握太极拳运动规律可提高太极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