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运动重视的是身法稳定,只有身法稳定动作才能舒展大方,那么,练太极拳如何保持身法稳定呢?太极拳资料有详细记载。坚持练习太极拳的好处是祛病延年,下面随着太极拳教学练习一下吧!
习练太极拳如何保持身法稳定
太极拳是一项整体运动,要求全身筋骨肉协调运动。学习太极拳能提高身体稳定性,老年人练太极拳能预防摔跌。
(1)肌肉收缩力
这个条件是人体与物体保持稳定的根本区别。人体稳定平衡主要的是靠肌肉收缩力和肌肉的协调调节能力。这是内因,要有一定训练。
(2)支撑面
支撑面是指支撑部分的表面面积和支撑部分之间的面积。单足站立时足与地接角面的面积为支撑面,故支撑面愈大愈稳定。
腿脚功夫在太极拳中非常重要,练好腿脚功夫有助于身体稳定,动作协调。腿脚功夫是太极拳的基本功,也是练好太极拳的重要因素。
(3)稳定角
稳定角是指重力作用线与重心到支撑边缘连线这间的夹角。人体支撑面有前、后、左、右四个方向,因此稳定也有四个方向稳定角,稳定角愈大,则在该方向的稳定程度也愈大,若支撑面相同,重心高,稳定度也就小,重心低,稳定角大,稳定度也大,关于移民定性的大或小即稳定与不稳定在看则不能一概而论,身体稳定性大时,能完成大幅度的动作,但由于稳定性大做起协作就较为困难,在某些方面上稳定性小时,在该方向起动就快,要根据动作实际需要,采取调整身体重心位置,改变稳定或破坏稳定,调整稳定的条件或稳定的条件。
太极拳身法稳定的练习方法
姿势中正保持平衡
杨式太极拳创始人杨澄甫要求习拳者“身躯宜中正而不倚,脊梁与尾闾宜垂直而不偏。”古书有传,拳术精湛者头顶碗水、书本而不震荡溅出和翻落。
说明姿势中正的习拳者能始终保身躯平衡,久而久之,任凭风吹雨打,也不前俯后仰、东摇西摆。
练习太极拳身体要保持中正,找准身体的重心,围着中心线练习,这样就不会有东倒西歪的现象。
动作缓慢谨慎小心
杨澄甫又说:“太极拳以静御动,虽动犹静,故架子愈慢愈好。”说的是太极拳缓慢的特点,也道出了防跌的功能。
太极拳动作如抽丝,行步如猫行,小心翼翼,步步为营,久而久之,习拳者自会养成谨慎小心的良好习惯,如遇危急也不慌张、急躁。有了良好的心理素质与习惯,行路处事也就轻盈自如,不易跌倒。
虚实相间和谐平衡
杨澄甫特别强调“太极拳术以分虚实为第一义。”正如人的走路,左脚实则右脚虚,右脚实则左脚虚。一前一后、一虚一实,迈步前进。
太极拳是在虚实之间相互转换,习练太极拳要分清虚实,并且要灵活变化,这样才能有功夫上身的感觉。
习拳者久经锻炼,更能应付紧急。如前脚踩于香蕉皮,必然打滑虚空,后脚坐实,就如树根紧扎大地不为所倒。再有,久练太极拳者拳架特低,根据物理重心低则稳,就更不易摔跌了。
练太极拳能改进柔韧度
在不断的练习太极拳的过程中,我们全身的肌肉都能够得到有效的锻炼,长此以往的锻炼可有效的增强我们的肌耐力。
通常情况下太极拳多以慢速走圆及弧,配以屈腿半蹲式运动,然后在加上重心交替变换,这样的方式对我们整个人体都能够起到很好的锻炼。
太极拳是一项有氧代谢运动,经常练太极拳能提高身体柔韧度,提高身体平衡能力,太极拳是现代人养生的佳运动。
而太极拳的运行动作又多以搂、拗、绞转为主,这样我们肌肉的肌力及肌耐力得以提高,长此以往起到改进人体柔韧度的作用。
打太极拳的时候再配合多方向及大幅度之活动,比如像下势、蹬脚等式子,不仅可以起到改善肌肉柔韧度的作用,同时还能够很好的改善各关节的柔韧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