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在中国武术史上已有多年的历史,常练太极拳的好处是强身健体,祛病延年,如何才能达到太极拳养生目的呢?首先要保证身体做到不偏不倚,下面随着太极拳42式太极拳练习一下吧!
习练太极拳42式要求不偏不倚
不偏不倚是练好太极拳的基础,也是重要的部分,老年人练习太极拳可以提高身体的稳定性,降低摔跌的风险。
太极拳要求的“不偏不倚”是指形还是指神? 这句话出自土宗岳的《太极拳论》,原为“不偏不倚,忽隐忽现”。它的本意是身体不可歪斜摇摆,前俯后仰。
劲路的虚入要忽而隐藏、忽而显现。做到变幻不定,使对方吃不准你的劲路变化,猜不透你的心思,找不出你的破绽,总而言之,其目的是令人感到莫测高深。这样,在心理上占了优势,自然有助于夺取胜利。
如何才能做到不偏不倚呢?扎实的太极拳基本功是必不可少的,太极拳本身就是一种腿脚功夫。
“不偏不倚”是以个人重心在底盘中所处的位置来衡量的—但不是绝对地始终把重心放在正中,否则就变成静功站桩了。所以既要做到不偏不倚,又要注意不可“过正”。由此可见不偏不倚既是指形,更是指神。
太极拳身法的中正不偏,同静坐身法端让二是一致的。保持躯干正直,对老年人特别重要,上身前俯、头向前倾,弯腰屈背,失去虚领顶劲,这是衰老的象征。
书画家认为,“身正则笔正”,“笔正则字正”,因此他们不论在工作或平时,都正襟危坐,躯干笔挺。从前太极拳名家杨露禅的老师陈长兴,无论坐、立、行动、练拳、推手,身法总是保持中正不偏,当时人们称他为“牌位大王”(立身如牌位般的直竖)。
太极拳不仅是门武术,也是门艺术,在练习中,你会感觉到太极拳变化奇妙,而且每个动作都是一个圆形美。
但是练拳不能没有仲缩,身法有时也要歪斜,有时弯腰幅度极大,但只要保持上下相随的虚实划分和“百会、中极一气贯通”的原则,还是许可的,这是所谓“中正之偏”,内劲仍然中正不偏。
例如,吴式的弓步动作是要求身体适当前倾的,但并不弯腰,从肩到后脚要求保持一条斜线的垂直,这时的要求是从头到前脚要保持一条垂直线;坐身式也是要求如此,因之腰肢并不垂直,身法上显得往后外形地垂直。
这是吴式身法上与陈、杨、武、孙四式的不同之处,这是“斜中寓直”“中正之偏”的一种身法。但如果练成弯腰、软腰就不能上下一气贯通了,如果练成前倾过度,就不能“中正安舒”了。
如何练好太极拳42式
一,练好四功、兼学拳架
哪四功呢?即腿功、腰功、臂功、桩功。这四功是练习技击技术内容,达到具体规范和要求的必然基础。拳家们常说“打拳不遛腿,到老冒失鬼;练拳不活腰,终究艺不高“;“未习打.先练桩”,“桩要站、鼎要拿,劲力稳固托泰山”(鼎功就是臂功)。
基本功是初学拳法者的入门之艺。太极拳是内外合一的运动,它不仅需要人体各个关节、各大肌群、肌腱、韧带具有灵活性、柔韧性和劲九还需要内脏器官的协调配合。
练习基本功是提高身体素质的重要因素,而且为今后的技法掌握奠定了基础,进一步提高动作质量。
二,明路线、守规矩
太极拳法变化多.复杂的动作更是富变化。故学拳时,一定要将拳势路线的来龙去脉搞清楚,对拳架的高低和到位与否暂时可不必在意。当弄清楚和记住拳势的来往路线后,就要进一步追求拳势的工整、准确,这叫守规矩,合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