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太极拳的好处是强身健体,但是练太极拳的注意事项您了解吗?我们今天要探讨的是练太极拳需走出三大误区,太极拳的养生作用有哪些?带着疑问学习一下太极拳教程吧!
修炼太极拳必须走三大误区
练习太极拳的要求是心静体松,在练习中要保持立身中正,不偏不倚,用腰带动四肢,达到周身一致。
其一,不循规,不守法,随心所欲
这种现象大多出现在群众性晨练活动中。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认识问题,也有缺乏导师和组织领导问题。首先,从认识上看,有些人不了解太极拳的本质和特点,把它同保健操、迪斯科等混为一谈,只要照猫画虎,随大流就行了。
殊不知,学太极拳不仅需要明师指导,而且要遵规守法,循规蹈矩,循序渐进。其次是组织领导无力,满足不了群众对学习太极拳的要求,特别是在辅导员的培育,和骨干群众的训练上,乃至活动场地等方面,都不适应群众性太极拳活动的要求。
很多人初学太极拳只会照葫芦画瓢,忽视内在修炼,其实正确的练习太极拳,应该是内外兼修。
其二,曲解“得意忘形”的内涵,忽视基本功训练
无论拳理还是拳谚对此都有不少的论述。例如:“有形有象都是假,无形无象才是真”,“拳到极处便无拳”,“知法忘形人化境,到此浑元太极成”。
有些人对上述拳理不求甚解,在修炼太极拳过程中不注重基本功的训练,忽视盘架子,有的干脆不练架子,只是在推手或站桩上下功夫。有的人还用太极派别的存在为理由,提出“太极拳无所谓对错,一个人打一个样”的谬论。
他们不知道,“忘形”是从有形中来的,“无形”是太极的高境界。正如“守规矩,循规矩,脱规矩”一样,只有先遵规矩,守规矩,才能逐渐的脱规矩而不离规矩,得心应手,从而进人忘形有神的自然感应的太极态势。
对于太极拳内功与盘架之间的关系,有的专家认为,太极功夫不是打出来的,也不是推手推出来的,而是长期盘架练出来的,功夫在于套路之中。
只有在传统套路上下了功夫的人,才能得到真功夫。何况,从养生的角度来说,离开盘架子,强身健体、祛病延年、陶冶情操等太极拳的功能,就无从谈起。
其三,不相信“松柔是太极之母”
就一定意义上说,太极拳区别其他拳种的根本标志就是“松柔”,或者说“松柔”是太极拳的基本特征。老子说:“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张义敬说:“松柔是太极拳的灵魂,凡是违反了松柔这一原则的都不能称为太极拳,至少不是正品。”然而,有些学太极拳的同道们,却不相信“松柔”是练太极内功的基础,甚至拿某些有成就的太极拳大师曾经学过某某外家拳为例。
说明光有太极的“松柔”是不能出功夫的,要想出功就必须同练外家拳,只有内外两家结合,才能产“太极功夫”,达到“四两拨千斤”的境界。这些糊涂的认识,影响太极功夫的形成,也影响太极拳的健康发展。
太极拳养生标准
一是疾病抵抗力
如果流行感冒期间,没练太极拳的家人、朋友、同事,都没感冒,而一向觉得练得不错的你却感冒;或同时淋雨吹风,别人不感冒,而你却感冒了,如此没疾病抵抗力,就是没功力。
二是环境适应力
如果不能随遇而安,在外出差或旅游,就水土不服,或换床铺就睡不着,如此没环境适应力,就是没功力。
练习太极拳能改变易生病体质,练太极拳能提高身体免疫力,太极拳是现代人养生的佳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