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太极拳的特点是虚实转换,想要练好太极拳,提高太极境界,首先双脚要分清虚实,太极拳的好处能提高身体的稳定性,下面我们先学习一下24式太极拳吧!
练24式太极拳要分清双脚的虚实
太极拳是我国传统武术的内家拳,太极拳与外家拳有什么不同呢?太极拳讲究的是虚实转化,练太极拳具有健身作用。
1、初学24式太极拳套路时,并无法做到虚实分清,不过观念要有,也或许步幅会大些,不过随着功力的增长,步幅就会逐渐缩小至与肩同宽,俾有助双脚的虚实分清,及步伐移动的快速与灵活。
2、或许有些人会认为双脚的虚实分清并不是那麽重要,四六步、三七步、二八步或一九步均可,而且双脚步幅大些在表演或比赛时动作比较大器好看,进而有助胯骨的拉开。
在练习太极拳的时候,若能体会到分清虚实的重要性,内气就能松沉到脚底,进而进行脚下的虚实转换。
松沉到虚脚脚底的气就会由涌泉穴发挥变能作用,将其转变为劲往上长,这也就是虚实分清在24式太极拳占有关键地位之原因。
3、然而,除了双脚虚实分清可以将气转变为劲之外,另外骨髓的密度和筋络的松柔度也是影响变能速率的两大要素。
因此,均衡的饮食、正常的作息、戒烟限酒和适度的运动等养生要求也是息息相关,亦即除了掌握正确的练拳法则之外,平时恪遵养生之道和持之以恒的练习才是能否成功的关键。
练太极拳的注意事项有很多,想要通过练习太极拳达到祛病延年效果,就要做到内外斜协调和内外三合。
24式太极拳虚实转换规律
一、身体两侧对称部位的虚实相互转变
24式太极拳的各个拳式,从起势到定势,身体两侧对称部位(如左右手、左右足、左右腰眼等)的虚实,都要相互转变一次或数次。
对于这一点,大家要牢牢谨记。
一般说,两足承担体重的多少要相互转变,两手着力的大小要相互转变,外形的开合、意念的倾注也要相互转变。简单的拳式(如“初收”),两侧对称部位的虚实转变一次,复杂的拳式(如“闪通背”),转变两次或三次。
二、身体同侧手足的虚实上下相随
陈鑫在“人身缠丝精图”的注释中说:“足之虚实因乎手,手虚足亦虚,手实足亦实”。
就是说,身体同侧的手足,如左手和左脚(或右手和右脚),要么都是虚,要么都是实。这是由于在拳势运行中,身体同侧手足的屈伸和内气的收放常常一致的缘故;是以同侧的手足而论,不是与异侧的手足相比。
同时,也体现出了24式太极拳上下相随的要点。
比如:由“倒卷脑”式转“白鹅亮翅”式,当左掌从胸前下按,左脚退步后坐时,右侧的手足,上则屈肘收掌,下则屈膝提足,右手和右脚都是由实变虚。及至右脚向右前方迈出,右掌向右额前方伸展时,右手和右脚又都是由虚变实。
还应指出,以劲力的传递方式说,身体异侧的手足是相互联系的。就是左足(腿)和右手(臂)相互联系,右足(腿)和左手(臂)相互联系。
如“单鞭”式,上面左手(臂)向左前推击为实,右手(臂)在右后防护为虚;下面左足(腿)前弓,左胯根和左膝窝圆撑,用力较小为虚,右足(腿)伸展蹬地,通过地面的反作用力传递到左手,用力较大为实。
所以有的拳家又提出:“左手实则左足应虚,右手虚则右足应实。”
三、前手和后脚常实,后手和前脚常虚
这是就技击发放时两手和两足着力的大小而论的。就是说,拳势向外发放时,位处前方的某只手和位处后方的某只脚用力常大,位处较后的某只手和位处较前的某只脚用力常小。
这里,两脚的虚实,不是以承担体重的多少做区分的标准,而是同两手一样都是以用力的大小做区分的标准。
即使如“野马分鬃”式,在成势发放时,前腿屈弓承担体重较多,后腿蹬伸承担体重较少,但是,后腿(后脚)的用力,却比前腿(前脚)较大。所以此时的后腿(后脚)也可不称之为虚,而称之为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