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说太极拳是一项养生运动,不如说太极拳是一个全方位运动。太极拳的好处除了强身健体,还能锻炼人的心智,太极拳的特点犹如为人处事之道一般,下面我们先跟着太极拳学习一下吧!
太极拳“无为无不为”的境界
练习太极拳前要求心静、放松,这对我们烦躁的心来说就是一股源泉,让我们徜徉在太极拳的滋润中。
在练拳的整个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松其身、锁其心、定其神的要求,认真盘练拳架,力求做到松、圆、轻、柔、匀、沉、定、静,慢慢就会感觉到整个身心都融入大自然之中,浑身上下像被大气沐浴着一般,进入一种虚无忘我之境界。
松柔之极,宁静之极,轻灵之极,舒服之极。此所谓:“沿途缠绵,静运无慌,肌肤骨节,处处开张。”拳景至此,可以观矣:练者情景交融,妙趣横生;观者称奇叫绝,心往神驰,身临其境。
练习太极拳能练出平常心,这对我们来说无论是在事业上还是在爱情上都有很大的帮助。
功从平常中得,拳从自然中来。“入门引路须口授,功夫无休法自修”。太极拳作为一种高级实战功法,讲究“阴阳相济”“化发一体”“不丢不顶”“引进落空”。
这些技法的真谛,皆在于“无有胜败之念”的技击理念和“随人之动而进退伸缩”的无为功夫,唯此,方可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犯则立仆”的技击境界。
“无念神自清,清而心意定”。心静神定才能体松、气沉、神凝,才能体现太极拳古朴凝炼的风貌。
经常练习太极拳不仅能练出好的身体来,也能让智商、情商更高,而且练习太极拳还能降低疾病的发生。
太极拳是一种性命兼修、身心兼练的拳术,故有人称太极拳为神经体操和心理训练方法,只有心志淡泊自在,才能使身心宁静致远,使健康和功夫渐入佳境,实现技击与养生的双重目标。
太极拳的高表现形式,是精、气、神的高度协调统一下的形体运动,是以内养外、以意导气、以气运身,从而达到身心双修的一门学问:太极拳是在松静自然的状态下,静养灵根、内固精神、外示安逸的一门科学艺术。
让我们在自然无为、勿忘勿助中去体验太极拳的神奇魅力吧!
练习太极拳懂得“舍得”与“宽容”
舍得
能舍才能得。“舍得”二字是我们平时讲的多的一个词汇,但要求人真正要做到却并非易事。
这就需要我们遇事权衡得失,什么是我们想得到的,什么是我们要放弃的,该舍则舍,该舍而不舍就犯了“贪”的大忌;所以在我们的生活当中要学会放弃、学会割舍;胸无羁绊坦荡面对生活和人生。
同样在练习太极拳的过程中也忌 “贪“字;太极拳是一个对腿部支撑力要求很高的拳术运动,所以初学太极拳者不能急于求成,否则就会欲速则不达。
首先运动量不能贪多;运动量要逐步增加顺其自然不可勉强,否则就会因为劳累过度致使肌肉及各关节的控制能力减弱,导致受伤从而适得其反。
另外学习内容也不能贪多;要按部就班,基础打牢,细细品位掌握太极拳的运动规律,一步一个脚印,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推手及实战时,也要符合“舍得”原理,及 “舍己从人”;但“舍己从人”是有限度的,“舍己”是为了深入敌穴,然后而有所为,即所谓的“无所为无所不为”。
宽容
人立于天地之间要宽容大度,凡事莫斤斤计较, “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陈王廷《长短句》曰:叹当年披坚执锐,扫荡群匪……欠官粮早完,要私债即还,骄谄勿用,忍让为先”所以他才有“不是神仙胜似神仙”的心境。
学习太极拳就要虚怀若谷、胸襟宽阔,“虚”、“静”方能心无旁骛,得失不计、宠辱不惊;唯有此才能一步步走进太极之庙堂;若心胸狭隘凡事计较势必横气填胸、心气浮躁又怎能进入太极之高境界。
所以“习武,德为先”就是这个道理。恩师陈正雷先生也一再告诫我们:“小成在于勇、中成在于智、大成在于德”,无论习武还是作其他事情欲取得大的成就,盖莫过于此大道。
太极拳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之一,她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拳愈练感受愈深如酒越酿越醇!习武三十年从中受益颇深!以上小悟乃平素习武体味所得,难免有偏颇之处望广大拳友斧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