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打太极拳兴起时就会打一个多小时,再加上太极拳本来就不像剧烈运动那样劳累。有报导说打太极拳不能超过半小时,其是否有科学依据呢?太极拳的好处是强身健体、延年益寿,太极拳教学对时间有何讲解呢?下面我们跟着太极拳学习一下吧!
打太极别超半小时
太极拳在用力的时候,膝关节是关键部位。很多人练太极拳会说对膝关节有伤害,其实并不是的,是因为打的时间太长了。
膝关节是人体大的承重关节,无论是行走还是半蹲,膝关节都承受着大的负重。人的膝关节一般在40岁到50岁开始退化,主要是软骨的软化和磨损。
对髌骨来讲,由于骨外侧肌纤维成分多,退化时容易出现挛缩,加之髌骨外侧支持带挛缩,容易造成髌骨外移,甚至半脱位和早期髌骨关节外侧的磨损。
打太极拳多处于半蹲状态,此时会增加膝关节的压力。如果不及时结束,长期保持这样,容易损伤膝关节,因此练习太极拳的朋友一定要把握好时间。
髌骨关节受力增加4倍左右,如果有发力动作,会加大到10倍受力,严重损伤髌骨关节软骨,造成关节肿胀疼痛。因此,打太极拳不宜时间过长,一般控制在半小时内为宜。
环境要求
阳光和空气一般在阳光斜射时练习较好。在夏季,体弱者更应避免在直射光线下练习。空气越新鲜越好。空气污浊,多含二氧化碳、烟灰、尘埃、细菌等物,吸入肺内是不利健康的。雾天练拳要避开空气污染的地段。
地势在练习太极拳时要选择松软、平整一些的场地,如草地、塑胶场地、泥土地等,如果在较硬的场地上锻炼,就一定要穿柔底的鞋,减缓地面对脚、踝、膝等关节的撞击力。
初学太极拳好在地面平坦宽敞的地方练习,因为初学的时候,站立不是很稳,当熟悉之后,对地面的要求可降低。
此外,环境幽静容易做到精神集中、情绪镇定。这对初学者尤为重要,因为初学者容易受外界事物的干扰。
注意事项
不同的人,在锻炼过程中,都应该根据自身身体状况,合理调控运动强度和量,强身健体,预防损伤。
作好准备活动在正式练拳之前,应做好准备活动,适当慢跑、徒手操使身体微微发热,再适当压压腿、拉拉韧带,做几次半蹲起,尤其要把膝、踝关节充分活动开。
从简单入手刚学太极拳时,好是从简单的入手,即先学简化的太极拳,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以后,掌握了动作要领,才可以过渡到学习传统的太极拳。
低重心运动要适宜太极拳特有的运动形式是膝关节始终处于半蹲姿势,下肢运动负荷比较大,长时间、低重心的运动,很容易造成膝关节软骨、韧带损伤,引起疼痛。
因此,在打拳过程中,不要过分追求“太极步伐”的低重心行拳姿势,可把重点放在“走架”和精、气、神的统一上。
时间不要过长练习时间也不宜过长,套与套之间要有一定的休息,不要把一套拳连续打好几遍。
太极拳对人体各系统的疗效
1、对心血管系统的疗效
病人精神疲倦,心悸气短,面色不华,甚至心胸憋闷或作痛,脉细弱。坚持太极拳锻炼,可使心气旺盛、血脉充盈、脉搏和缓有力、面色红润光泽。
临床上常用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肌梗死后恢复期,I、II两期原发性高血压病,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和肺原性心脏病I、II度心功能不全者。上述病人可练24式简化太极拳,也可以视病情和体质进行选练单式。
其运动量应以运动中心率小于亚极量为宜。正常人打一套简化太极拳一般心率提高10-20次/分。若要加大运动量,可以重复打拳。练拳好在早上,选择空气新鲜,较为温暖、干燥的地方。
2、对神经系统的疗效
病人头痛眩目,烦躁易怒,失眠多梦,健忘神疲。进行太极拳锻炼,可以调畅气机、协条阴阳、宁神定志、潜阳降逆。因此可用于轻、中度神经衰弱症,各种类型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
患者每日坚持练拳一小时左右,体质弱者适当减量。运动中要特别注意放松和入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