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太极拳的人都有一个特点,在练习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其动作都是一刚一柔,太极拳技击和推手时都是以柔克刚战胜对方。太极拳的特点就是以柔克刚,太极拳教程对以柔克刚有详细的讲解,下面我们先跟着太极拳学习一下吧!
练太极拳如何达到以柔克刚
太极拳以柔克刚符合老子的道家思想,这也是太极拳不同于外家拳之处。练习太极拳不仅能练出一身的功夫,更多的是对思想的影响。
老子认为,天下之柔弱莫过于水,卑下的也莫过于水,然而,坚强的胜利者也是水。老子曾说:“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坚。
无有人无间,吾是以知无这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气和水柔弱,但它无所不入,又无所不能出。所以虚无柔弱者无所不通,又无有不可穷者。至柔不可折,那也就是无为之益了。
太极拳不仅是门武术,也是门博大精深的学问,练习太极拳对我们的精神思想有很大的提高,长期坚持会改变我们的世界观。
何谓以柔克刚?即与对方交手时,跟随对方之劲路,随屈就伸,人刚我柔,我顺人背,虽变幻无穷,但丝毫不含抵抗性。以柔克刚,关键在不顶抗对方,而是让它的力量在我之圈里走化掉,使之引进而落空。
如果你加力于对方身上,原想可以把对方击倒,然后你进入对方的圈里,感觉到什么都没有,就像是一座空城,突然失去方向,失去光明,自己的破绽又暴露无遗,你会不战而自栗。
在推手中就怕遇到这样的高手,他的内劲忽隐忽现,若有若无,见之有形,按之无迹。你用的刚劲越猛,跌得就越惨。所以笔者和侯春秀老师推手时,根本不敢用力,因为用的劲越大,它的反作用力以及惯性力量就越大,后还是回击到我的身上。
柔是无限的,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而刚劲是有限的,不管多大力量其都会有损的,所以在练习的时候不要一味的刚,这样会伤了自己的身。
拳经云“任他巨力来打我,牵动四两拨千斤”,此即是以小力胜大力,避实就虚,以柔克刚,实非虚语。
学好太极拳的四大要领
一、松
全身要松开、松透、松净,不使分毫拙力,体会并练习《巧劲》的运用,然后才能轻灵变化,圆转自如。反此,若身体不松,那就只能是个挨打的架子。
二、沉
身能够松透即是《沉》,气沉则神凝,其用无穷。《气》可以理解为体内构成生命的《能量》或《动力》,它流遍于全身以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故与血液循环有密切的关系。
我们练拳时会感到手指发热、发胀、发麻,甚至有刺痒或震颤等感觉,这些都是《气血流注》的征兆。练拳时要《气沉丹田》,也就是利用意念和呼吸把《气》由鼻端引导至丹田,只要时时保持腹松气沉,呼吸自然就能够缓、长、细、匀,丹田亦会有充实的感觉。
三、分虚实
所谓《阴阳相济、虚实相辅》,也就是说,虚中要有实,实中要有虚。不但两腿要分虚实,两手也要分虚实。譬如,常见的《左单鞭》,左腿实时右腿虚,重心分前三后七,也就是大部分的重心在左脚。
当重力和地面之反作用力成一直线时,身体便处于平衡之势。将重心所在的脚当作轴,身体活动的角度便可大幅增加,进而发挥另一只脚的灵活度。以《左单鞭》来讲,则右手为实左手为虚。
所谓《上下相随、左右相连》,意思是说足手要互相呼应,而且左右对称,虚实相辅,左足实左手则虚,但是,动则足手全动,静则全体静。
四、虚灵顶劲
此即前述《体用歌》中的《顶头悬》。打拳的时候,要立身中正,下巴后缩,全身放松,含胸拔背、松肩沉肘,使头顶与脊椎成一直线,还要将尾椎骨放松,使背部成一直线,同时让重心落在脚底的“涌泉穴”上。
姿势确实以后,头顶上的“百会穴”会像是被一股力量所牵起,称之为《顶头悬》。含胸可固定肩关节,使手臂推出时具有稳定性,松腰则有助于气沉丹田,下肢沉稳而有力,再配合落胯和屈腿,就会保持端正的身型。
反之,就会如《体用歌》中所训告我们的:《涌泉无根腰无主》。松腰、松肩、沉肘就是为了去除身上的赘力,使身体与四肢的灵敏度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