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的创立是依据我国古代人民的阴阳学说,小编今天要谈论的是太极拳的阴阳浅论。太极拳教程中会有很多阴阳变化的动作,太极拳的特点是不断的深入领悟,其中有更深奥的领悟,下面我们跟着太极拳学习一下吧!
太极拳阴阳浅论
谈及太极拳,必会提及阴阳。太极拳是以阴阳学说为灵魂的拳术,太极拳的套路与阴阳的变化紧密联合。
阴阳学说是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精髓,它渗透于太极拳的每一个环节之中。但所谓阴阳,形式上比校抽象,理论上非常玄奥,范围的划分和把握又漫无边际,外延极广。
所以操作起来相当困难,成为自己说不清,别人听不明的问题。笔者从陈正雷老师习拳有年,对太极阴阳之理稍有认识。借此年会之机,整理成文就教于方家希企斧正。
阴和阳之间本事相对立的,但是通过太极拳可以将其相互统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等关系。
所谓太极拳中的阴阳即是拳中的动静、虚实、快慢、刚柔、抑扬、急缓、粘走、屈伸、往来进退、开合、收放、驰张等矛盾关系。矛盾的双方既对立又统一,虽依存却制约,同存一体,相互转化。其中动静、虚实、快慢、是我们提及多的矛盾关系。
太极拳是阴阳拳
太极拳与其它拳种有很多不同特点,但根本的突出的特点,就是阴阳学,是阴阳拳。
这是其它拳所没有是无可比拟的。阴阳学揭示了一切事物的变化及其原因,事物产生发展变化,取决于事物的内部矛盾,在内而不在外部。
这一哲学的根本观点,表现在太极拳中有几个方面
1、任何事物的发生都有相对立统一的规律,这也是拳术的规律,对立统一的规律是太极拳的指导思想,并将其贯穿于拳术战略的各个方面。
2、揭示神意气力之内气、内劲的产生发放方法及规律。
3、揭示拳架拳势在攻防中技战术的变化规律。
4、从人体内部器官与外部肢体的联系上,揭示拳术的练养同修,技击养生兼得的运动特点。
概括以上四个方面可以看出,阴阳学既是太极拳的灵魂,又贯穿于太极拳各个方面。是名符其实的阴阳拳。
体现在太极拳的变化是内变不是外变。犹如地球有绕太阳的公转同时有其自转。拳式有百变之外形,太极拳之变而不在外而在内。
太极拳的动静阴阳变化
按照《周易》的说法,天地万物是由阴阳组成的,这种阴阳观念,在太极图中有着形象的表述。宋朝的周敦颐写了《太极图说》,阐述了阴阳的问题。王宗岳的《太极拳论》不是从《易经》而来的,而是来源于周敦颐的《太极图说》。
周敦颐在《太极图说》中阐述了阴阳变化,衍生万物的观念:一动阴阳分开,一静阴阳相合;一动一静,刚柔、虚实等等就变化转换;世界上万物的运动转化,都离不开阴阳的开合,离不开动 静的转换;
阴阳的开合,动静的转换,使世界上的万物生发,所以有“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以至于万事万物”的理论。宋朝的朱熹是这一理论的集大成者,朱熹的学说是儒家理论的高峰。
王宗岳的《太极拳论》就是受这一套阴阳理论影响而产生出来的。
在太极拳中,这种阴阳的变化就具体为虚实、开合的转换。开合是指动作的外形,虚实是指内在的劲力。太极拳的练习,离不开阴阳的变化,也就是离不开虚实、开合的变化。
在练拳中的前进、后退、左旋、右转,动作劲力的刚柔变化等,都是阴阳变化的具体体现,比如,刚,就是阳;柔,就是阴;开就是阳,合就是阴。这些就构成了太极拳阴阳变化。
具体到如何在练拳的过程中体现出“动之则分,静之则合”的阴阳变化,我认为,作为一般的太极拳练习者,没有必要这么深入地研究阴阳理论,只要大体上按照老师的要求,做到身法正确、拳势动作规范就可以了。
现在,大多数人练习太极拳是为了锻炼身体,没有必要深入研究太极阴阳理论。少数研究太极拳的人,应该懂得太极阴阳理论,但是也不需要从周敦颐的《太极图说》上去研究。这些是哲学范畴,是宏观上的,而拳术是具体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