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练习,虽然讲究轻缓柔和,但当中却也离不开力的作用,同时,“力”的使用又不是指单纯的力量,还需要和“巧”放在一起看待。所以今天小编就以太极拳的“力”与“巧”为关系给大家做讲解。
在太极拳的世纪对抗中,果断是离不开“力”和“巧”的。
力、巧虽然是对立的,实则互相依存,不能孤立。力体现出素质,巧是方法。素质是天然的,虽然通过习拳练功而有所增强。
但因不同的体格条件,必然有不同的极限;方法是通过习拳学来的。只要善于利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练习,就能出现不同的奇迹。武术界早就流传两句话:“一力降十会”,“一巧破千斤”。
对于这两种说法,固然有它的道理所在。
但,我们也应当辩证地来进行分析。所谓“一力降十会”者,不一定没有巧的方法;所谓“一巧破千斤”者,也不可能没有力的配合,大概说来,力与巧体现在每个人身上,总不免因体质和学力不同,而各有异。力大能胜巧而力小者、巧精者又能胜力大而拙者;如果双方力巧相等,则对抗必成和局。
太极拳打手主张四两拨千斤,就是用科学的巧来胜力的。但仍然离不开力的作用。所谓“四两”不过言其用力之少,并不是仅有四两的力。
从目前来讲,习太极拳者,从推手到散手的训练中总以柔当先,甚至某些人在所著的书刊里要求“一柔到底”。
但是,他们的观点太过于片面,不能完全体现太极拳的精髓所在。
实际上从开展推手到现在的推手竞赛上,常见有些运动员只多用力顶抗,而缺乏技巧训练;如牛羊之相抵,不见四两拨千斤的奥妙,与太极拳以柔克刚之理相悖。究竞什么原因致使出现这种矛盾而不合乎太极拳法的现象呢?
根据我学练陈式太极拳和推手散手四十余年的体会,认为矛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是太极拳的“理”和行功的“法”过于高深复杂,不易为心粗气浮者所能理解和掌握。又因,学者教者认识的不同。没有经过实践的验证,出现了误导的现象造成的。我通过反复地学习诸前辈的著作,验证了理与法的关系,认为:王宗岳所著的《太极拳论》对拳理拳法及练功、技击成就等,讲的为扼要深刻。
再就是陈式十六世家传拳家陈鑫所著《陈式太极拳图说》,讲的极为详尽;他不是单纯讲拳的理法,而且详细讲了推手、散手中的“成手”和“病手”,更可贵之处则是他明确指出:“太极拳缠法也”,并说明缠法是螺旋形运动,这就为我们研究太极拳推手、散手者亮出了指路明灯。
但是,王宗岳、陈鑫先生对太极拳理法只讲了原则,如《太极拳论》说的显非力胜、快何能为,分别自然之能的力与巧,提出“学力”和“默识揣摩”及“用力之久”、“愈练愈精”的学习方法,在讲力与巧的结合方法,文中提出:“双重之病”,说“欲避此病”,须知阴阳,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
我们虽然能理解阴阳是代表力与巧的虚实、刚柔等,但仍难体会怎样像阴阳互不分离而达到相济。怎样做到这个要求,为什么做到这样,就能做到避免双重之病?究竟什么是双重,双重的“双”到底在哪里呢?这个问题先师洪均生先生讲的为明确。他说:“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句中左重、右重是讲手部的运行,左虚、右杳则是讲的步法的配合。
也就是左手实则左足虚,右手实则右足虚;手足的虚实配合得当才能避免双重。前面双重(前手前足同实),必出顶劲;后面双重(后手后足同实),又必出丢劲。欲做到不犯双重、不丢不顶,全在周身上下相随的螺旋运转,变化的方向及时间恰到好处,无过不及。
通过洪师的讲解和实践验证,我又进一步理解陈鑫先生所说的陈式太极拳着法中讲的“攻人如同上螺丝钉那样,不能硬拔出去”这句话,从实践体会到螺丝钉的进退的螺旋劲作用,是力、巧结合的一种体现。
螺丝钉的纹有凸、有凹,纹是随曲就伸的,纹虽是弧线而钉却是直的硬的,凹处便为阴,为虚,凸处便为阳,为实,当螺丝钉向左旋转时,后方的上边必然逐渐向上转动变为向左,为收、为虚,左方下边又必然逐渐同时向下转动,而向右上转,为实、为发,方向虽然对立,时间却是统一的。
我又推想到枪弹出膛和钻探机的作用,它们不但利用螺旋运动的形式,而且结合着力的大小和速度。螺旋的旋转固然属于技巧,旋转的迅速更是有赖于力的加强。
古人论射箭,说:“其至尔力也,其中非尔力也。”意思是说:力虽能使箭射到靶子,但无巧不能射中,让人重视巧的方法。
又云:“强弩之末不能穿鲁缟。”意思是说:强弩之强在于力大,虽射而能中,却已力竭反而穿不透一层薄绸子,又让人重视力的作用。可见巧与力必须结合,善于应用。我们从世界上各种事物的运动观察,可以认识到力与巧同等重要,相辅相成,不能孤立。太极拳推手和散手这种运动也是如此。不过各种拳法有不同的训练力与巧的方法,只是善于掌握应用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