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练习太极拳有健身养生的功效,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去学习太极拳,这与它自身的特点是分不开的。早晨或者是傍晚,在公园里到处可以看到练习太极拳的身影,无论是老人还是年轻人都在练。
太极拳已经成为了一种时尚,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融入了太极拳。
锻炼太极拳可以预防及治疗人体多种疾病.而达到健身之效益,已是众所皆知且无可否认的事实;但殊不知太极拳除了能够健身之外,尚有防身、修心、养性、改变气质、益智慧之大功效。综观各地传授的功架包含古今各门各派之创作;诸如杨氏、陈氏、郝氏、孙氏、熊氏、郑氏….;或分十三式、二十四式、三十七式、四十二式、五十六式、六十四式、一0八式、一一一式、一三二式….等等不胜枚举。虽然殊途同归,但相信其追求之效益及目的是一致的;然而,学者在修习之过程中,往往只注重一部份之要领,而忽略了其它要领,致使修习过程中仍有缺失,无法达到周延圆满之要求。兹将个人练习太极拳近半世纪之心得;除了含胸拔背、虚领顶颈、沉肩坠肘、舌抵上颚、尾闾收住、保持中定之基本要求外;今特依功架、呼吸、意念等三方面,简扼分述其要领及准则如下,提供初学者参考,并共飨同好。
在功架上之要求:(松、慢、稳、顺、圆)
松:放松大脑(中枢)驱使躯体、四肢、心意放松;使中枢神经不紧张,心平气和,摒除杂念;带动周身松弛愉快,由静中生动,至能够发挥心到意到,意到气到;气到,腰、腿、身、眼、手、法、步均到之内强境界。
慢:太极拳要求我们要慢,意思就是说无论是身体还是心中都不能急躁讲究的是心静。
亦即在运动中似动而非急动,蓄劲似发而未发,亦能全发亦能速退,使周身关节、筋骨、肌肉得到超然之运动,感受不到激烈之压迫,因之,外形虽动但不伤于内腑之气;达到养气之目的。
稳:姿势方面要沉稳,功架要中要正,避免偏重,周身力道均衡舒展,做到「尾闾中正神贯顶」之要求,也就是要求以意与神收敛中枢神经的分散力,集中于中定的要求;动作方面要开展与紧凑并重,不可单有团聚或气滞之现象,要求呼吸与姿势、动作均应均匀平和,而相互对应而配合。
顺:不但整趟功架要如行云流水般的顺畅,每招每式开展紧凑间亦要求顺畅自如而不憋扭;内部呼吸行气亦随之自然通畅,而贯串全身,使全身筋骨皮肉舒展顺应;腰、腿、身、眼、手、法、步达到自然发挥之高境界;外观其功架自然美观而合乎艺术价值,不但使自己神游其中,更让旁观者亦能同起共鸣之势。
圆:大家都知道,太极拳就是圆的运动,不断的在进行着运动。跟我们身体的动作有一样的道理,动作就是圆。
动作处处走圆,即合乎顺化运转原理,能顺化才能 四两 破千斤,能 四两 破千斤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反之,动作不走圆,死角或角度经常出现,功架上容易现出让门,给自己制造危机,出手或回手亦随之迟钝;呼吸行气因之中断,无法顺畅而滞怠;既不能达到绵绵不断之要求,对于内炼及外修均大受影响。
在呼吸行气上之要求:(深、长、匀、密)
深:刚开始之初学者或许无法一下子将呼吸深入丹田,但应秉持着由自然呼吸而渐渐以意行气带入丹田;可先行二重(层)气呼吸法,进阶龟鹤呼吸法(即胎息法),然到此时不管行任何形式之呼吸法,诸如:平吸平呼、长吸短呼、多吸少呼、鼻吸鼻呼、鼻吸口呼(不鼓励)….等等呼吸法,均应要求息息深入丹田,达到「养气」之目的。
长:一开始呼吸无法拉长,甚至急促,往往须用数个呼吸配合才能练完一个动作,但心情静下来即可慢慢达到一动作一呼吸之要求;再由一动作配合一呼吸,进而要求呼吸拉长,呼吸拉长动作就越来越慢,越来越慢功力无形中自然精进,而达到「养功」之目的。
匀:不管行任何状况之呼吸,如:慢吸慢呼、急吸急呼或平吸平呼、长吸短呼、多吸少呼、鼻吸鼻呼、鼻吸口呼(不鼓励)….等等,均应要求息息均匀;呼吸均衡,可使配合的外形功架平稳舒展,不急不燥,快而不乱、慢而不断,招招分明,外架顺畅而美观,内修而不伤经络、内腑。
密:身体机能不佳者,呼吸声音必然不顺畅,因而会发出杂音或冗音,身边的人自然会在有形无形中听到对方呼吸声音;这也表示呼吸时用力过猛或过于着相所致,因之,要求呼吸应采取细密舒松之原则,由自然到细密,由细密到舒松,由舒松到游丝,由游丝到无息之终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