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意念,从字眼上分析大概就是想的意思,其实太极拳需要的就是意念,也就是说需要太极拳者去想,因为意念主导着想,因为大脑有了想法,肢体才能去运动,这体现了意念的重要性。
国际太极拳大师马虹先生在其著作《陈式太极拳拳法拳理》一书中说到,“陈氏太极拳是祖国武术宝库中的一颗明珠,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之一。明末清初,陈王庭创编太极拳时,其拳理拳法的形成有三个来源:一是以古典哲学《易经》的阴阳学说为拳理的依据;二是以道家的养生术和中国传统医学的经络学说为拳术内功的依据;三是以戚继光的《拳经》等技击典籍为创编套路外功的借鉴 ”。陈王庭(1600—1680)又名奏庭,明末清初人,文武兼优,据河南省温县县志记载“陈王庭,在明末拳术以,与拳术更加研究,又多所心得,代代相传,成为独特之秘”。陈王庭他的《长短句》中写到,“叹当年,披坚执锐,扫荡群雄,几次颠险!蒙恩赐,枉徒然,到而今,年老残喘。只落得《黄庭》一卷随身伴,闲来时造拳,忙来时耕田,趁余闲,教下些弟子儿孙,成龙成虎任方便……不是神仙,谁是神仙?”
马虹书中提到陈氏太极拳的内功基础为道家的养生术,陈王庭《长短句》中提到创编太极拳时《黄庭》一卷在手,实际上《黄庭经》涵盖了道家的养生术,《黄庭经》是什么,《黄庭经》是道教上清派的重要经典,现传《黄庭经》有《黄庭内景玉经》、《黄庭外景玉经》、《黄庭中景玉经》三种,《正统道藏》染丘子注序:“黄者,中央之色也;庭者,四方之中也。外指事,即天中地中人中;内指事,即脑中心中脾中,故曰‘黄庭’。所谓黄庭之景,实指道教修炼时产生的景象。《黄庭经》以七言歌诀形式描述道教的修炼与养生学说,是道教思想与古医学结合的修真书。《黄庭经》为道教茅山宗的主要经典,在道教中十分盛行,后成为全真道功课之一。《内景经》强调“修炼存思之法”,书中认为人体各处都有神仙,注重以“存思”为主的修炼要诀。首次提出了三丹田的理论。《外景经》修炼的主要方法有,一是关于吐纳行气的方法。
陈氏太极拳是内外兼修的内家拳术,内家拳的动作都是在意识的引导下进行的。意,即心意,意识。陈鑫《拳论》说,“打拳心为主宰”,“妙机本从心发”,“运用在心,此是真诀”。“以心为主,而五官百骸无不听命”。“问:运行之主宰?曰:主宰于心,心欲左右更迭运行,则左右手足即更迭运行,心欲用缠丝劲顺转圈,则左右手即用缠丝劲顺转圈;心欲沉肘压肩,肘即沉,肩即压;心欲胸腹前合,腰劲塌下,档口开圆,而胸向前合,腰劲刹下,档口开圆,无不如意;心欲屈两膝,两膝即屈,右足随右手运行,左足随左手运行,两膝与左右足皆随之,不然多生纰累,此官骸不得不从手心也。吾故曰,心为一身运行之主宰。”以上所言即是心意与动作的关系。《拳论》又云,“打拳以调养气血,呼吸顺其自然……调息绵绵,操固内守,注意玄关……轻轻运行,默默停止,惟以意识运行。”由此可以看出,意念在陈氏太极拳的修炼中占有不可替代的主导地位。
大家都知道,练习太极拳就是先练习修身。
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习武先修德,现在人常说做事先做人,这些至理名言都是讲,在人生的长河中我们要拥有一个宁静平和淡泊的心态,少一分羁绊,多一分自由,少一分窘迫,多一分从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慕名利,远离喧嚣和纠缠,走向超越,以这样的心理状态去练太极拳,才真正能做到意念清澈,入静放松,太极拳的练习是通过意念的作用使身心优化的自我锻炼方法,也有人说陈氏太极拳是一套编排非常高明的“意识体操”,练太极拳的本质就是练“意念”,人的意念往往受到心情、心态、心理活动等因素的影响。如没有端庄的心态,良好的心情及正常的心理,你在行功时的“意”很难达到高层阶段的修练。因此练拳必须身心同修,心境舒畅是行功时达到“松、静”状态的关键。所以在太极拳修炼中,“心静和体松”加上“意念”的作用会使人由外动带动内动以产生内气,长期练习对人体内外会产生明显的功用。
意念统领的内容在修炼陈氏太极拳的各个阶段都不尽相同。拳谱规定“以心行气,务令沉着,乃能收敛入骨;以气运身,务令顺遂,乃能便利从心;心为令,气为旗;全身意在神,不在气,在气则滞。”太极拳是用意练意的拳,也是行气练气的拳,同时太极拳又是靠形体来实现心意的武术套路,这些个规定对修炼陈氏太极拳的整个过程都具有指导意义,但世间万物都存在于矛盾运动中,矛盾的主次要方面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要善于抓主要矛盾;练拳的刚开始阶段,一是要注重外形,尤其是要注重太极拳的预备式要领,即“两脚分开与肩同宽,且两脚平行,脚趾抓地且有入地三尺之感觉,涌泉穴要虚,双腿微曲即膝盖放松,两膝外张,两大腿肌肉向里卷,两大腿根内要松,泛臀卷癜,尾闾回勾,命门穴要放松,沉肩坠肘,手如瓦状,放于两腿外侧,腋窝要空(中指领四指,自然张开,大小拇指相呼应),含胸塌腰,气向后贴背,虚领顶颈,双眼平视且返视丹田,耳向后听,舌抵上颚,牙齿轻扣,双唇微闭,鼻吸鼻呼,静心涤虑,气沉丹田”。此要领在整套拳法中适用,熟记重点动作的要领以及中间转换时的要求,比如懒扎衣、合式,単鞭,这些动作相互连贯,且在整套动作中重复出现的次数多,按照许多前辈的说法这些动作是陈氏太极拳中的“亮相”动作,其中的技术含量高,用意念想要领,以要领为依据指挥全身协调,把动作做到位,不能快,要慢要柔。二是要意守丹田,第一阶段笔者主张不可过多的分散意念力,只要气向下沉,不上浮就可以了,在此基础上要明确什么是逆腹式呼吸,呼吸在习练陈氏太极拳当中很重要,呼吸有三种,肺呼吸、体呼吸、丹田呼吸,逆腹式呼吸就是吸气时小腹内收,胸膈随呼吸上移,呼气时胸膈随呼吸下移,丹田膨胀,吸气要绵远深长,呼气要充分,要符合黄庭经中“存思法”关于呼吸“出日入月呼吸存”的具体要求。三是要初步明确“意念与力”的关系。陈氏太极拳是用意不用拙力的拳种,陈氏太极拳的力(这里说的是力而不是劲,力和劲是有区别的),笔者认为用的是一种“临界”力量,比如说陈氏太极拳对手型的要求,手如瓦状,用中指虚虚领起四指,大拇指与小拇指相呼应,“虚虚领起”四个字很有讲究,要领的恰到好处,即多一分不要少一分不行,用力大了过了,用力小了手指就弯回来了,刚刚要把力出在临界点上,而且全身各处都要保持这种状态,即“松静”状态,要克服用力过大的问题,万不可将太极拳打成长拳,用拙力过大不利于放松,也就不利于气血的流通,势必会造成横气填胸,头昏胸闷憋涨等不适现象的发生。
在修炼陈氏太极拳的第二阶段“意念”要着重统领“开合”与“缠丝劲”的练习。“开合”与“缠丝劲”是陈氏太极拳的本质,在这个阶段要明确三丹田论,陈鑫的《任脉督脉论》,熟练驾驭内气沿线路运行,运通任督二脉,打通十二经脉,产生充沛浩然、流通自如、无阻无碍、鼓荡有序的内气,因为内气鼓荡是开合练习的基础。开合分为内合与外合,外合即是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相合,手与身相合,手与头相合,身与步相合。內合即筋与骨相合,气与力相合,心与意相和,肝与筋相合,脾与肉相合,肺与身(皮毛)相合,肾与骨相合。心意一合,周身一起合住,心意一开,内外具开。同时开中寓合,合中寓开。一开一合,阴阳二气递相承。陈清平在《太极拳正宗论五字妙诀》中说道:“气往下沉,由两肩收于脊骨,注于腰间,此气之由上而下也,谓之合;由腰形于脊椎,布于两膊,施于手指,此气之由下而上也,谓之开。合便是收,开便是放,能懂开合,便知阴阳。到此地位,功用一日,技精一日,渐至从心所欲,无不如意矣!”正所谓: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得阳助则生化无穷,阳得阴助则化源不竭。陈鑫在《太极拳缠丝精论》中写到“太极拳缠丝法也,进缠,退缠、左右缠、上下缠,里外缠、大小缠、顺逆缠。而要之,莫非即引即缠,即进即缠,不能各是各着。若各是各着,非阴阳互为其根也。”练习缠丝劲,要求沉肘松肩,含胸塌腰,开髋曲膝,动作以腰为轴,一动全动。掌心内外翻转,手往外转,以腰催肩,以肩催肘,以肘催手。表现上肢为旋腕转膀,表现在下肢为旋踝转腿,表现在身躯为旋腰转脊。三者合一,形成一条其根在腿,主宰于腰,行于手指的空间曲线。打太极拳就要练内劲,内劲就是缠丝劲。凡是圆形发出来的力,它都带有缠丝劲。陈氏太极拳是上下,左右,前后,四傍,内有五脏百骸,外有肌肤毫毛,没有抽扯之型,没有提拔之意,没有平面,没有直线,没有缺陷处,没有凹凸处,没有断续处,是浑然一圆环环相扣连绵不断的运动形式。所以,陈氏太极拳的劲完全是圆形发出来的劲,是缠丝劲。缠丝劲发源于肾,处处皆有,无时不在,行于四体之内,浸润于百骸之中,达四梢通七窍,增长内力无穷,使内劲收敛入骨,气血流通,消化饮食,通体舒泰,这些都是缠丝劲产生的功效。缠丝劲百般缠法,都是结合中气运行的,要分清什么是正缠,什么是逆缠。云手完全是正缠丝劲,倒卷耾完全是倒缠丝劲,单鞭左半身是正缠丝劲,右半身是倒缠丝劲,其它的缠法在练拳时有什么样的身法,就有什么缠丝劲的表现,缠丝劲是陈氏太极拳的精华,学者千万不可忽视。
这个阶段需要把内在的意识和套路连接起来,真正做到形意。
意不动内气不动,外形亦然不动,意欲动,内气动,外形随之而动;静则心无所思,意无所欲,形专于静,静如山岳;动则意动,内气鼓荡,形如闪电。 第三阶段功夫,完全浑圆一气,刚柔相济,大圈与小圈相结合。达到“缓慢柔活,平稳舒展,连绵不断,呼吸自然”的目标。“缓慢柔活”就是练到至柔与至刚相结合,练到圈小啦,人看不见了,圈至五脏百骸,肌肤毫毛之内,练时越慢,到发用时越快,就是静如山岳,急如闪电,如迅雷发之而不及掩耳,如拉弓放箭,不把弓弦慢慢拉圆,使弓背上有力,就是发箭也是无力的,必须把弓弦慢慢拉圆,使弓背上有力,与弓弦结合起来,将来发用时其快无比,力大无穷,所以圆慢柔活完全是这个意思,蓄劲如开弓,出劲如放箭。“平稳舒展”的意思就是在运动时,姿势大方好看,美观自然,运动出于无心,鼓荡出于不觉,心领神会,意到劲随,拳内奥妙无穷尽,功夫到时自通神。“连绵贯穿”就是在运动时有缠丝劲,连绵不断,用意不用拙力,意断劲不断;贯穿就是练拳如九曲珠的意思。“呼吸自然”就是练一趟拳下来,气不发喘,面不改色,谈笑自若,完全用的先天自然之气,如长江之水滔滔不绝。有以上这些表现,这第三段的功夫就是练到化境了,猛打猛甩,猛起猛落踢腿打脚,肩肘胯靠等式都溶化到拳架里面了,外边看不见,内里是力大无穷;外行人看不见,内行人才能看得出,将来发人时,挨着何处何处击。功夫练成后,主要特点表现为两肾如汤热,膀胱似火烧,五脏六肺得到润泽,皮肤华润,外带儒雅之气,强生健体,怯病延年。真可谓是“神穆穆,貌皇皇,气象混沦,虚灵具一心,万象藏五蕴,寂然不动若愚人,谁知道阴阳结合在此身,任凭他四面八方人难进,纵有那勇猛过人,突然来侵,倾者倾,跌者跌,莫测其神,且更有,去难去,进难进,如站在圆石头上立不稳,实在险峻,后悔难免殒,岂有别法门,只要功夫纯,全凭一开一合一笔横扫千军。”
圆是太极拳的形,缠丝劲是太极拳的质,八面支撑是太极拳的魂。陈氏太极拳的理论是一个非常完整的体系,各个阶段有各个阶段不同的要求,各阶段有各个阶段的不同体会,修炼者一定要谦虚谨慎,敬师敬友敬拳,不可狂,不可妄,相互学习,不可一叶障目,不可断章取义,修炼者一开始就要投名师,像学生上课一样,按照课程按部就班的进行,急不得,万不可“未用功而先期效,稍用力而即期成”,在老师的正确指导下,个人要持之以恒,勤学苦练,假以时日,自然有所成。这是本人的一点粗浅体会,斗胆组成文字,贻笑大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