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其中拥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传承着中华武术的精神,当今社会越来越多人去学习太极拳,因为它不仅是武术运动也是一种健身的运动,把武术的特点都完美的集中在了一起。
太极拳的特点就是修身养性与武术结合。
一、分阴阳是太极,合阴阳是无极的论点对不对?
林先生说:“浑然一太极,实即无极,‘阴阳分焉’是谓太极。”又说:“与‘动之则分’相对应的一句是‘静之则合’,合什么?毫无疑问,既然分的是阴阳,那合的也一定是阴阳。合阴阳就是复归于无极。”这就是说“合阴阳是无极,分阴阳是太极”。民国时陈绩甫在《陈式太极拳汇宗》中说:“太极者,万物未生之始,阴阳初分之时,大莫大于阳,大莫大于阴,合阴阳两大之气,无以名之,古人名之为太极。’这就是说,“万物未生之始,阴阳初分之时”是指天地未分之前;“大莫大于阳,大莫大于阴,合阴阳两大之气”是指生天的阳气和生地的阴气,合在一起是太极。太极是阴阳之气浑然一体的元气,太极的阴阳之气是不能分的,一旦分开就是“分阴分阳,天地立焉”。所以说,合阴阳是太极,而不是无极,“浑然一太极”是实指太极,而不是实指无极。民国时陈微明在《太极拳术》中说:“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阴阳生于太极,太极本无极”。这就是说,无极生太极,太极生阴阳,阴阳即天地。我认同以上两位先贤之说,“阴阳生于太极”,就是说太极是阴阳之母,而不是无极是阴阳之母。所以说,合阴阳是太极,分阴阳是天地。因此,我认为林老师说的:“分阴阳是谓太极,合阴阳是复归无极”的理论是错误的。
二、太极是物质的还是理性的?
太极本身就是阴阳理论,这也是所以事物的规律。
在太极的拳论中就有分虚实和刚柔,说到底就是阴阳。
从林先生这一论断来看,太极是理性的。理性的太极不是指宇宙,而是事物的阴阳两个方面合称的太极,这种太极称为广义太极,广义太极是可分的,分开是事物的阴阳两个方面,将阴阳两个方面合起来称为太极。可是前面林先生说:“合阴阳就是复归于无极”,这说明林先生立论是“无极生太极”。无极生的太极,太极是指宇宙,宇宙是物质的,太极当然也是物质的。这种物质性的太极,称之为狭义太极。由此可见,林先生的理论很混乱。前边说的狭义太极,后面又说广义太极。总之,林先生的观点是指无极生太极。无极生的太极是不能分的,一旦分开,即谓“天地立焉”。古人认为,无极是原始宇宙的混沌气,气是微小物质,用现代话来说,微小物质,就是原子。混沌气是指物质的原子;太极是天地未分之前,阴阳之气浑然一体的元气,元气是指原子和分子构成的气体。无极生太极是指原子化合成分子,当宇宙初期出现了原子和分子时,便是无极生太极。原子属阳,分子属阴,所以说,太极是阴阳之气浑然一体的元气。太极生天地是指化合、分解,分解、化合不断地进行之中,越分解原子的种类越多,越合成,分子的种类越多,而且体积就越小,逐渐形成了天地,当天地形成后,称之为“分阴分阳,天地立焉”。有了天地才分阴阳、阴阳交合万物生。陈绩甫在其书中也认为:“太极是万物未生之始,合阴阳两大之气”。我们说,合阴阳是太极,而不是无极;分阴阳是天地,而不是太极。太极是阴阳之母,阴阳是太极之子。所以说,林先生的“合阴阳就是复归于无极,分阴阳是谓太极”的理论是错误的。
三、太极运动是阴阳浑然一体的运动,还是阴阳分动合不动的运动?
林先生说:“太极的分阴阳,是万事万物运动的普遍规律,所以拳论也说,‘动之则分’,在拳沦中就是分虚实、分刚柔等等,归根结底是分阴阳”,又说:“合阴阳就是复归于太极,就是太极拳后的收势:合太极。”由此可知,林先生的太极拳运动是阴阳分动合不动的运动。把太极运动归结于太极分阴阳的运动。太极是阴阳之气浑然一体的元气,太极是不能分的,怎么能“动之则分”呢?就按林先生的意思,合阴阳是无极,分阴阳是太极,那就是无极“动之则分,静之则合”。请向无极里有阴阳吗?无极是阴阳未判,在无极里没有
阴阳,怎能“动之则分”分出阴阳呢?所以说,林先生的无极“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是分不出阴阳来的,纯属主观臆造。可能林先生还会问我,既然是无极生太极,太极有阴阳,那太极的阴阳是从哪里来的?当然是从无极中来,无极是阴阳之母。我认为这是强词夺理,掩盖不住“合阴阳是无极,分阴阳是太极”的错误。请看北宋周敦颐的《太极图说》。
太极拳本身就是一动一静,动而生阳,动极而静。
分阴分阳,天地立焉。这就是说,“无极而太极”是无极生太极。无极生太极是我们的共识,就不必多说了。“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是太极生长和运动的过程。“动和静”是指太极阴阳之气运动的两个过程。一种运动过程是“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的过程,这种运动过程是太极阴阳之气从极慢开始,逐渐匀加速,一直到快至极,称之为“动”,在“动”的过程中,生天的阳气生长,故“太极动而生阳”;“太极动极而静”是太极阴阳之气运动快速到极点时向“静”转化的极点。另一种运动过程是“太极静而生阴,静极复动”的过程,这种运动过程是太极阴阳之气从极快开始,逐渐匀减速,一直到慢至极,称之为“静”,在“静”的过程中,生地的阴气生长,故“太极静而生阴”;“太极静极复动”是太极阴阳之气运动慢速到极点时向“动”转化的极点。至于“一动一静,互为其根”是说明太极阴阳之气运动是由极慢到极快,再由极快到极慢的“动和静”两个运动过程是周而复始的循环不息的运动状态。在这种“动和静”周而复始的循环不息的运动过程中,太极阴阳之气不断地生长,阴长阳也长,阳长阴也长,一直到阳气生成为天,阴气生成为地时,就是太极生天地阴阳。“分阴分阳,天地立焉”是太极生天地。这就是古人所说的,阳气上升为天,阴气下降为地的说法。这是周敦颐《太极图说》的基本内容,称之为阴阳宇宙观。从阴阳宇宙观中可以说明,太极的阴阳是不可分的,太极分阴阳就是太极生天地阴阳。所以说,林先生的“合阴阳是无极,分阴阳是太极”的理论是错误的。同时也说明太极的运动是阴阳之气浑然一体的运动,而不是阴阳分动合不动的运动。因此,林先生的太极运动是阴阳分动合
不动的理论是人为的,是错误的。
太极拳运动与太极运动同道。太极运动是以太极阴阳之气浑然一体的元气中心为轴带动太极阴阳之气“动和静”周而复始的由极慢到极快,由极快到极慢匀速循环转圈的运动。为了精减语句,动和快都属阳,静和慢都属阴,由极慢到极快,由极快到极慢的匀速循环运动,可以用阴阳哲理来解释。太极运动就是以太极阴阳之气浑然一体的元气中心为轴带动太极阴阳之气由极阴到极阳,由极阳到极阴消长平衡循环的转圈运动。人体中心在腰部,太极拳运动就是以腰为轴带动肢体由极阴到极阳,由极阳到极阴消长平衡循环的划圈运动。这是符合太极运动之理的运动,是区别于其他运动项目的地方,故拳名为太极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