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腰在太极拳的技击实战中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腰的使用很广泛,腰的使用部位的变化,角度的变化等都影响着太极拳的整个演练过程,这就是所谓的太极腰,听起来倒是很简单的腰,但运用起来并不是很简单。
一、腰在太极拳中的重要作用
在太极拳的练习,腰的作用十分重要,因为腰的位置在人体的中间位置,是上下转体的关键所在。更重要的是打手发劲的总枢纽。
拳论云;“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硬,形于手指”, “有不得机势处,身便散乱,必至偏倚,其病必于腰腿求之”,“以腰为轴,催动四肢”;“命意源头在腰隙”,“刻刻留心在腰间”。
太极拳对腰部的要求是:要“直”要“松”。作好直腰和松腰,才能使气沉丹田,“尾闾正中神贯顶”也就随之而来,太极拳名师陈长兴不论是练拳还是站、行、坐、卧,都保持腰直,当时人们称他为“牌位先生”。腰直,对初学太极拳的人来说,是不易做到的。但必须向这方面努力,练习日久,逐渐就能做到腰直,腰直则身体转动时中轴不曲,全身不致摇晃,腰松则身体重心降低,根基稳定。这样才能做到中正安舒,支撑八面,精砷亦能提得起。否则,腰偏向何方,则何方立即出现俯仰歪斜形象,身易摇晃,足难站稳,僵劲布满全身。人的上体重量通过腰部承担。腰部竖直,才能强而有力,发劲也放得远。在太极拳演练时,手足运动,无沦是收或放,都是腰先动,手足随。这就是“以腰为轴,催动四肢”的练法。不然的话,动作僵硬,难以连贯,怎能符合“一动无有不动”的要求呢?
肾脏器官位于腰的内部,腰对于在内需要的是肾脏的坚实,而在于外需要的是腰的灵活性。
因为“肾”是藏精之所,故有“肾壮则精足,精足则气旺,气旺则神清,神清则目明”之说。由此可见,精、气、神是三位一体,总机关就在腰肾之间。医师若见到病人目无神采,就知道此人,气不旺,精不足。一方面用药调理以壮肾,另方面劝其独宿以储精。历代武术家,没有不知道“保精强身”之法。所以常练武术的人,一般都是身强体健,精神饱满,不易衰老,益寿延年。
二、太极拳十种技击法
1.震封引击法:和人推手时,将其两手封闭于两肘处或右手抽左手按,或左手抽右手按,彼必站立不稳,顺其偏斜方向而击发之,彼必跌出。
2.迎门套:与人手相接触时,即以沉劲压量之,人手必上挑,趁其挑势引之,使其上体靠近我身,我以前迎面一靠,彼即跌出。
3.扭手制肱法:在和人进行推手的时候,左右双手接其右手,而右臂从它的左膀下使用搓劲,进行左下压的动作,让它的脚跟抬起来,从而可以使用。
4.左右顺转引击法:若人以两手按我右肱,即以右肱用粘劲引之,使近我身,待其力微,肱腰一外转便击,彼必跌出。
5.前闪后撅法:如人在身后,搂住后腰,我即以肩向前往下截,臂部向卜猛撅,则抱腰者自然放开,从我身后倒跌于我面前。
6.厦掌掀臂墙:和人推手用捋法时,趁势用右手背击人面部或胸部,人必含胸,即用右手击其面或胸,左手掀其右臂,人必重心不稳而跌出。
7.引上击法:如人以双手按我右臂,即以粘走劲下,抄其阴部或腿部,人必惊惶下蹲,趁势以右肩靠其胸部,彼必跌出。
8.右引左击法:和人推手时,彼用右腰击来,找右手用粘走劲并翻掌引苒前进,使其不得势,同时以右掌击其下颏,再以左肘击其胸部,彼必后跌。
9.上遮下打法:如肘底捶式左手屈肘上挑,一则拨人之手,一则遮人之目,右手从左肘下向前推击人胸。还有由抱虎归山变斜飞式,人必制我左手,即趁势发之,右手用扑捶制其手臂,使其不得势或背势时,即趁势发之,使其跌出。
10.膝撞命门法:推手时我捋人手并制其肘,彼无法倾开,只有用背抵靠来救,我趁势用左右手反制其左右手,并用右膝撞其命门穴,彼无法逃避。
无论是什么样劲击法都需要我们看情况而定,然后去进行正确的进行选择,但是一定要掌握先机,这样才能制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