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是意拳的一种,强调用心意练拳这是必然的。练拳要把“心静用意”放在首位,只有用心引导自身有规律的运动,才能达到自身素质的高境界。
前辈名师通过实践已证明心意在练拳中的功效,并以理告诫后辈学拳者一定要注重用心练拳。拳论曰:“打拳心是主”。运用在心,此是真诀。“运化全在一心中”,“妙机本是从心发”等拳理都突出了一个“心”字,强调学练太极拳要明白用心之诀。
怎样用心学练太极拳呢?笔者练太极拳三十多年,认真学习拳理,刻苦练功求证,总结了用心六要,愿与同道共研。
心要诚、心要明、心要专、心要静、心要细、心要恒
心要诚
心要诚,指的是学者无论对待师长,还是同门兄弟,一定要以诚心待人,决不要欺上瞒下,弄虚作假,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心诚更高层次就是要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要实心实意练拳求功,锻炼体质,增长技能,更好地搞好工作,服务于人民。
心要明
心要明,指的是明确学拳目的,明白太极拳理,要以理导拳。追求师傅的练拳风格,领会形意关系,在老师授拳领进门的情况下,用心研探某个拳理,明白用心之道。
心要专
心要专,指的是学者练拳时应专心一意,要全神贯注,排除干扰进入练拳境界。努力求达动作正确,势势连贯。以序练拳,先求形正再求内气鼓荡;先练以外引内,再练以内摧外,然后求内外统一,刚柔相济之功。学者切记以心行气,务领沉着之理。
心要静
心要静,指的是练拳时无私虑,无杂念,排除一切与练拳无关的事。只有静心练拳,才能突出太极之风格。心静气和,全身放松,大脑系统兴奋,能正确地传达和接受各器官系统动作的信息。划圆缠丝使肌肉收缩和舒张的转换能力增强,神经系统的敏感性不断改善。久练,就能积柔成刚,刚柔相济。
心要细
心要细,指的是练拳者要细心注意动作的细节,对老师的拳姿要细心观察研究,对老师讲的拳理细心体会。与友切磋,要细心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练功时,对拳势的动作路线、方向、速度、位置都要多想几个为什么?要细心求出答案;要招招揣摩,势势留心,能够举一反三,求招势的技击功能。
心要恒
心要恒,指的是练拳者要有持之以恒之心,学拳不能靠一时的兴奋热度,要知练太极拳求功是长年累月的。因此,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学者应时常激励自己,以榜样增强练功信念,要做到风雨无阻,雷打不散,练拳求功。
练习太极拳的身法要求
虚领顶劲,裹胯含定,涵胸拔背,沉肩坠肘,命门饱满,丹田翻滚,撑膝坐胯,足趾抓地,三心涵空,内外如一。
头顶旋与尾闾下坠,使各脊椎骨拉开,其间压力减轻,中枢神经系统灵敏,周天内气运行通畅。
眼法是双目视线不离对方之双眸或胸膛,若目“随手转”则大错。凡心灵一动,即有动作变化,首先用意识作指导,眼神也接著向预定的方向前视,然后身法、手法、步法跟上去,视线紧随打击目标,随其变化而粘黏之,始终不离之。
总之,意到、眼到、身到、手到、步到,说动一齐俱动,说到一齐俱到,内外如一,动静不二。
每动必由腰胯先动,手随之,足再随之。总之,由眼到身,由身到肩胯,由肩达肘达手,由胯到膝到足,节节贯穿,周身一家,丝毫无缺陷处。凡拳推手,柔化发劲,眼法、身法及运动顺序,须臾不可离此。如此才能蓄劲如张弓,发劲如放箭。
平行步与马步时,外形上看似重心平均,内在则意气已有分别,弓步、虚步重心所在之腿实而不滞,内有意气腾挪,所谓实中有虚;虚步之腿虚灵而不浮,须有著落,所谓虚中含实,内气运行如九曲珠,虚实(指身、意、内劲等方面,内劲像水银那样地既沉重又流动灵活,随意可转移到某一点)转换得灵。
初则以心行气,以气运身,后则纯乎自然,无意无识,浑浑沌沌,一片虚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