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之则分,静之则合“这句话出自王宗岳的《太极拳论》。太极拳的“动之则分,静之则合”,实际是一个阴阳的问题。
按照《周易》的说法.天地万物是由阴阳组成的,这种阴阳观念.在太极图中有着形象的表述。
太极拳的阴阳问题
宋朝的周敦颐写了《太极图说》.阐述了阴阳的问题。王宗岳的《太极拳论》不是从《易经》而来的.而是来源于周敦颐的《太极图说》。
周敦颐在《太极图说》中阐述了阴阳变化,衍生万物的观念:一动阴 阳分开,一静阴阳相合;一动一静,刚柔、虚实等等就变化转换;世界上万物的运动转化,都离不开阴阳的开合,离不开动 静的转换;
阴阳的开合,动静的转换,使世界上的万物生发,所以有“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以至于万事万物”的理论。
宋朝的朱熹是这一理论的集大成者,朱熹的学说是儒家理论的高峰。王宗岳的《太极拳论》就是受这一套阴阳理论影响而产生出来的。
在太极拳中,这种阴阳的变化就具体为虚实、开合的转换。开合是指动作的外形,虚实是指内在的劲力。太极拳的练习,离不开阴阳的变化,也就是离不开虚实、开合的变化。
在练拳中的前进、后退、左旋、右转,动作劲力的刚柔变化等,都是阴阳变化的具体体现,比如,刚,就是阳;柔,就是阴;开就是阳,合就是阴。这些就构成了太极拳阴阳变化。
具体到如何在练拳的过程中体现出“动之则分,静之则合”的阴阳变化
我认为,作为一般的太极拳练习者,没有必要这么深入地研究阴阳理论,只要大体上按照老师的要求,做到身法正确、拳势动作规范就可以了。
现在,大多数人练习太极拳是为了锻炼身体,没有必要深入研究太极阴阳理论。
少数研究太极拳的人,应该懂得太极阴阳理论,但是也不需要从周敦颐的《太极图说》上去研究。这些是哲学范畴,是宏观上的,而拳术是具体的科学。
我们练拳应该研究拳术的原理和技术。这就像中医也是源于阴阳学说,但是,你光研究《易经》,不研究医学,也是不能治病救人的。
练习太极拳也是这样,你要具体研究太极拳的练法,研究太极拳的身法要求,明白了太极拳十三势的具体要领,就能够练好太极拳。
如果想进一步研究太极拳,你可以学习《太极拳论》,就能提高理论水平
《太极拳论》是具体指导太极拳的练习与应用的,而《易经》、周敦颐的《太极图说》并不是具体指导太极拳练习的理论,学了《易经》,不研究太极拳论,也是练不好太极拳的。
练习太极拳时体会“动之则分.静之则合”的要求,根本的是掌握好开合虚实的变化。虚实、开合,是阴阳学说在太极拳中的具体体现,也是动静的表现。
从理论上讲,“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没有什么难以理解的,但是,在练习方法上,各门各派都有自己的要求。武式太极拳对“动之则分,静之则合”的把握,主要体现在“起承开合”上。
“起”,一定要神聚,就是内在精神要完整,要外示安逸,内固精神;外部动作上,手眼身法步,一定要协调配合。
比如做懒扎衣这个动作,身体微下蹲,手上举,脚成丁八步一一这时是“动之则分”,就是阴阳要分,虚实要分。练太极拳,不动时是无极,一动就是太极,包括了虚实、进退、顾盼等要素。所以,起势一定要精神要集中。
然后是“承”。迈步手向前推,要做到“三尖相照”一一手和鼻子尖、脚尖成一条线。这就是“承”。
做不到动作协调、三尖相照,姿势就不饱满,就不能承上启下。这时要注意,不能突臀,头顶百会穴不能超过脚尖。
然后是“开”,.向外发放劲力。后是“合”一一静之则合。
我的练习方法是向后微捋,然后跟步相合。相合时,两手抱在胸前。从技击上讲,这是向前发~个按的动作。这样.就完成了一个“阳动阴合”的动作。
总之,武式太极拳要求:起,精神要集中,动作要协调;承,动作要承上启下,不能有停顿;开,是向外发的动作,属于阳。合,拳势结束,属于阴。这就是“动之则分.静之则合”。
武式太极拳的每个动作都是这样“起承开合”,也就是“阳动阴合”,就是“动之则分,静之则合”。练习者细心体会,自会领悟到王宗岳《太极拳论》中这句话的奥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