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子”是“拳架”一词的更口语,更随意的说法。练太极的都把“架子”挂在嘴边上。
练套路叫“走架”,叫“盘架子”。师傅对生徒练的套路里的错误加以纠正,以及为提高生的套路水平而加以指点,都叫“拨架子”,因为“拨”字,含有“拨正”和“点拨”的意思。
众所周知,不同的太极门派的架子可以风格特点迥然不同,比如陈、杨、吴、武、孙等等各式拳。
同一个门派里,由于练家的理解不同,往自家师傅所教的拳里如入了自家的处理,再教给自己的生徒,也会形成不同的架子。
差别大到一定程度,影响大到一定程度,持续到一定的时间,太极界也会给它一个名份,称其为某架,比如:“老架”、“新架”、“大架”、“小架”,还有以师傅的姓氏冠名的,比如“X架”,或者以地名冠名的,比如“XX架”。
我以为,每个人都有一种合适的走架高度。找对了自己的架子,只管走架就成,管它属于哪类!
所以,我们完全不必追求严谨的定义,而是从目的出发,确定自己合适的架子才重要。尽管如此,并不排除在必要时使用具体的判定标准。
影响拳架高度的主要因素是两腿,也就是说两脚开步的大小决定着架子的高低。以马步为例,马步开步的阔狭可以决定拳架的高低。
我们对站成的马步的要求,应有以下三点共识
第一:应该尽可能地接近合理的受力结构,即拱形。
我使用“尽可能地接近”一词,因为人体的解剖结构所限,不能像利用建筑材料或者工业材料那样构成桥洞一般完美的拱形。
能通过正确的训练,使我们的马步“尽可能地接近”不同弧度的拱形。上文还使用了“受力结构”一词,所受的力主要指自身重力、自身发力所产生的反作用力,以及对手施加在我们身体上的力。
第二:应该满足拳法所必须的大的灵活性。
第三:在正常乃至较大训练强度下,应该不会导致训练者下肢的骨骼、肌肉、关节(特别是膝关节)发生损伤。
有了以上共识,我们就有了讨论架子优缺点的共同基础,就有了进行取舍而确定自己适合的架子的共同标准。
马步低时,臀部应稍高于膝关节,即两腿股骨(大腿骨)自股骨头到膝关节处的股骨下端是稍向下的,两脚之间的距离是一个肩宽加上两条小腿的长度。
马步站得高是,高架面脚之间小距离应为一肩宽左右。俗称“小马步”。据洪公均生说,陈公发科与人推手较技,站的就是小马步,我管这种马步叫“尺半”,方便好记。
架子低,适合练腰腿功夫,适合初学时打基础,适合想把架子打大的人,适合青少年。人到了中年,就可以逐渐把架子站高;以每天走20趟套路为例,也可以低架、中架掺和着走架。
比如,中年里年龄较轻的,可以先走五趟中架,活动开了,走十趟低架,后再按中架走五趟。
年龄越大,走中架的比例越多,低架越少,别等膑骨(膝盖骨)出了毛病,想走低架也不成了。
到了老年,甚至可以只选中架,条件允许就有时候练几式低架,甚至把中架、高架掺和着练。
推手较技一律选高架,因为高架灵活,但“尺半”是基本步,到时候该变什么就变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