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基础练习到一定的层次后,太极拳体的上下协调、左右协调、内外协调就形成了一定的习惯,到这个时候便产生了另外的体用观。
第一种是以“架”为体,以“力”为用
当形成一定的协调性后,练习者往往会用出自己的身体条件而形成的力量(一般称为拙力),加上自己练习后的拳架威力。
其实我们练习的时候千万要注意克服,但是这又是一个必须会经历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里,逐步克服自己“拙力”,完善拳架的紧凑程度!
以“架”为体,以“力”为用要克服,拳架要紧凑,这样练习又会形成另一种体用观。
第二种是以“桩”为体,以“招”为用
随着太极拳练习的深入,紧凑的拳架,熟练的手法便在练习者的锻炼中形成了习惯。
加上自己不断克服自身力量对太极拳的影响,以“桩”为体,以“招”为用的形成就比较正常。
但这还不是太极拳真正需要的东西!可是这个过程,差不多每个练习者都会经历到!
以“合”为体,以“动”为用。是对初学者的要求,目的是练出上下协调、左右协调内外协调的太极拳体;以“架”为体,以“力”为用要克服。
以“桩”为体,以“招”为用,不是太极拳真正需要的东西,这样的话有的朋友就要急了!
通过长时期的锻炼,我们到底需要的是什么呢
请不要急,前面我们提到过,太极拳的练习有层次之分,有一个从低层次到高层次的过程,真正需要的东西也有一个从低层次到高层次的过程。
有了良好的上下协调、左右协调、内外协调的太极拳体,以及熟练的拳架手法,接下来我们追求的目标就是,以“中定”为体,以“从人”为用了。
以“中定”为体,以“从人”为用的练习有着一个漫长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完善“外三合,内三合”,使拳架结构更加紧凑,还要根除自己的蛮力,要熟练手法后忘记手法。
保存内心清净境界以达到自身中定的目的,一个人练习时面前无人似有人,用心感觉风的流动。
在这个层次里练习,首先必须养成绝对从人的习惯,保持自身中定状态,绝对服从对方!
同人接手时走得通就走,走不通就认输,然后分析原因,这样才能逐步提高!
养成任何条件下都能走得通的习惯,这就是太极拳的水的属性,水对任何载体都没有强迫,水在任何时候都是遇物树形,随遇而安。太极拳功夫也是这样!
如此说来,以“中定”为体,以“从人”为用就是真正的太极拳功夫了?
不是!以“中定”为体,以“从人”为用只不过是太极拳功夫的基础,只不过是理解了太极拳遇物树形,随遇而安特点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