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不能丢掉的3大原则
太极拳本为武术,由于其养生健身效果明显,故它在当代中国非常普及。
今天,为追求其传统武功魅力而练该拳的群体,占比仍然不小。但是,要想通过太极拳练出御敌制胜的本领,则有几大练拳原则不能不知。
太极拳从创编伊始承传了不知多少年、多少代,从威名赫赫的陈式太极拳出现,到之后发展出的杨、吴、武、孙诸派,都是在江湖上、武林中站住了脚的。
尽管由于早期的宗师们文化、修养、禀赋等的不同它们形成了各自的风格和特点,但是太极拳的共性则是始终保持并被严格遵守着的。
如果一个太极拳习练者仅仅抓住某家太极拳的个性来练拳,则失败者居多。
如果是抓住太极拳的共性来练,则多少都会有几成功力,不至于像某些老师所说的:“此人的拳,不成要么就一无所成,要成就一定是大成。”
那么,太极拳的共性是什么,有哪几大原则是我们不能丢的呢?
笔者以自己狭隘的认识和体会,认为练太极拳以下几个方面必须重视、必须体现出来,否则就真是练个几十年也将一无所成。哪几大原则?
—、整体运动
太极拳必讲整劲。有了整劲,方能以慢制快、以小打大、以弱御壮、以柔克刚。
什么是太极拳的整劲呢?说具象了就是,太极拳的一招一式、举手投足,都必须来自与腰胯和足跟的通联。手足漂浮、全身散乱,是常见的练拳病象。
还有的,看似全身沉稳,但过分强调走梢节——走手,躯干被放在主从关系中“从”的位置不说,甚至“从”意都丢掉了,这肯定也是不符合整劲原则的。
人体梢节的运动,如手足,必须有根,根来自松开后的腰胯和重心入地的支撑脚。手动非仅仅手动,手必须与脚跟接通(通联),必须以后腰胯带动。
脚腿之动,亦必生根于后腰胯和另一只脚,全身重心松沉至支撑腿的脚跟之下。
如是形成全身之整劲。有整劲,方能言太极拳的功力。
先宗师在拳论上有一句话,叫:“一动无有不动。”所指则不光是行拳的整劲和整体运动了,还包括了神意内气等更多的东西,这样练拳当然就气象万千了。
二、阴阳相济
太极拳是受中国传统文化之道家思想影响所创,因而太极拳的“阴阳”概念不可不明。
所谓太极拳之阴阳,简单点说,可以理解为人体的虚实。“虚实”(阴阳)也可以说是太极拳的核心原则,太极宗师张三丰说:“一处有一处虚实,处处总此一虚实。”把虚实(阴阳)的重要性强调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虚实基本的作用是:以实为根,以虚为应。实者,使自身立于不败之地,为摧毁敌手之本钱。
虚者,潜藏自身要害,令对方如捕风捉影,自身则电光石火、灵以应变。太极拳人,练拳也好,面敌也好,动即分虚实。
这个虚实,包含全身的前后、左右及上下。试想,当你全身六个方向都含有从心所欲转换的虚实后,你和敌人的冲顶抗必然大大减少,漂亮地制敌方成为可能。
拳论把协调把握虚实的较高层次,叫“阴阳相济”。能够协调把握好虚实关系,全身会觉得处处顺遂,觉得得劲。拳论把这种体验感觉叫:“阴阳相济,方为懂劲。”
王宗岳《太极拳论》有曰:“立如平准,活似车轮。偏沉则随,双重则滞。”这个讲的是虚实互生和阴阳相济的效果,通常我们狭隘地把它理解为人体左右的重心分配。
练拳动分虚实、讲偏沉,切莫犯双重,这点上吴式太极拳似乎做得更好。
吴式太极拳对重心讲究,据说许多拳式几乎都要求做到10比0,即一腿(一边)重心为10,一腿(一边)重心为0。
虚实受控,阴阳在我。这样吴式推手也很巧妙,只见大师们微微一个慢速的小劲,就溃掉了别人的重心和支撑。
三、松柔和顺
太极拳,早期也称“绵拳”,可见它有柔绵的特点。即使是讲究刚柔相济,崇尚发劲的陈式太极拳,观其大师练拳,柔婉处也是犹如绣女绣花,全身恍若无骨。
陈式太极拳习练的初级阶段,讲究求软催僵,仅此一点,就足以说明太极拳都是尊崇松柔和顺原则的。
我们见过有些人练太极拳,为了拉开全身大关节、拉长韧带和软组织部分,长期用拙力、出僵劲,而且破坏了全身八面支撑的平衡,这肯定是不可取的。
如果数十年如一日这样“练”,却梦想有朝一日“出功夫”、“出大功夫”,这绝对是南辕北辙的笑话。
打太极拳,如果违背了以上两个的原则来行功走架,这哪里还是在修炼太极拳呢?不如直接去练瑜伽或杂技基本功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