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式太极拳全套共分4段:
第一段
右揽雀尾
由13个分动组成,前12个分动具备了杨式轻灵稳健、和顺安舒的特点。第8分动“转体下捋”,两掌只捋到腹前就做“转体横臂”、“弓步前挤”了,而不是两掌捋到腹前再向后摆举。
在第一段动作中,大部分是吸收了杨式太极拳的动作理念。
这个捋当然有向下牵引之意,属虚着。待对手想挣脱还没得势之际,我借势弓步前挤把对方发出去,这是实。到第13分动“丁步按掌”为吴式特点,要求按掌时要展指凸学,只有“展指”才能有气贯指尖的感受,而“凸掌”又是与气下沉密不可分的。
然而,不少人把这个分动混同于“四十八式”的左单鞭“丁步勾手”了,丢掉了“丁步掌”这个分动。
1、提手
为杨式风格,右左掌上下形成合力撅敌臂,定势时垂肘微往前推送,这才符合本式的攻防含义。
2、撇身捶
也是杨式风格,但“弓步撇拳”一定要以肩关节为轴,多半习者习惯以肘关节为轴,这样动作显得拘囿,降低了撇打力度。
3、捋挤势
也是杨式风格,许多人挤式还能做出来,而捋式就特点不鲜明了。值得提醒的是,这里的捋是收脚后捋。对手的拳或掌击来,我两掌顺势黏其腕和臂,结合收脚弧形牵引,使其扑倒:若对方挣脱,我则乘机上步,双掌搭腕前挤,将其发出去。
第二段
1、开合手
是孙式典型动作,在转体时多用“开”、“合”与下式相连。值得注意的是“开”时宜吸气,“合”时宜呼气,多数习练者在开合时易犯憋气的毛病。
2、右单鞭
也是孙式风格,它的特点是双掌转向外,如捋长竿似地向两侧分开,右腿成右侧弓步。注意两掌不可平均用力,定势时右掌为实,左掌为虚。
3、转身推掌
也是孙式太极拳“迈步必跟”的风格,一定要掌握“跟步按掌”和“转体举掌”时两腿的虚实转换,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转体重滞的毛病。
4、玉女穿梭
下肢仍为孙式“上步必跟”的腿法,定势采取了杨式的“弓步架推”的掌法。需注意的是,上架掌屈肘向左或右画平弧旋腕时,有些人错误地将腕旋到了另一侧肩头。
其实“上步收掌”应收到同侧肩的上方,只有这样待“弓步架推”时才能螺旋架掌。
因“跟步摆掌”与“上步收掌”已完成挂带对方手臂的着数,如果“收学”收到肩另一侧,被挂带的手臂将轻易地脱离,“弓步架推”就失去意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