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古沙阵干戈,将帅奋命于前,士卒呐喊于后;以挥戟、戈、矛、刃、午刀、枪、锤、剑而攻之;以强弩利镞,擂木炮石而御之。然虽强师利刃,无运筹帷幄之策,决胜千里之略,莫可收全豹尔。
象战与诸子席地为戏,酷嗜于士、夫、耕、井、诸儒方野。其奥妙之微,神化之测,与烽火干戈雷同。老友山野居士,入其风尘数周秋,晚岁梓(授?)余年卷,略言各类干戈术。小道获之视珍,非之[云?)饱入私囊,然布化之力寥寥。岁首梓之百卷,亦广布于友。 一松山野居士原卷,共四百拾陆首:列车类叁拾陆首, 炮类壹佰零捌首,马类柒拾贰首, 兵类短篇贰百首。
小道增补: 车类陆首, 炮类壹拾贰首, 马类叁首,共增贰拾壹首。
末有跋语:山野居士原卷于至正天宿年(1343年)成之,小道洪武巳年获之。然风尘中,干戈烽烟,布化力寥[寥],小道机遇,观研智拙,于洪武亥年(1383)梓之,普布于友。一松。
中国象棋古棋谱
五、《百变象棋谱》
明祖龙氏编。嘉靖元年(1522年)刊印。目前所存早的版本为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刊本。分胜、和两集。有简短残局70局,计胜局8局,和局62局。记谱仅用文字说明,不采用行格位置方法。如“车进将,马河界,象走边”等。具有早期象棋残局和记录方法的特色。清朝康熙及乾隆年间,都曾先后翻印,翻印本除序文有所修改外,其余都和明本一样。“梦入神机”的全本既不能见到,如果这一个版本可靠的话。那么这是现存象棋谱中早和完整的版本了。1984年有整理本出版。
《百变象棋谱》是木刻本,书长约二十一厘米,宽约十三厘米(由于不同版本,略有差异,翻印本一般略小一些,这里以明嘉靖本为准),丝线装订,除封面、封底和扉页外,内芯三十七张,对折成页,每页两面,全书共分三个部分。
(一)版藏始康紫霞村,扉页中间直书“百变象棋谱”五个大字,框外上楣从右到左横书“翻刻必究”四字,右上角有“新增异样形势,秘传神妙着法”十二字,分两行直书,左下角有“举手便知”四字;
(二)开始两页是“家藏棋谱序”,字体多数为行书,其中也夹杂少量草书(序文另列),序者、编者等姓氏,则是楷书,中缝上部印有“家藏棋谱”四字,无页码;
(三)一至三十五页共有棋局70局,每面一局,下半面为棋图,上半面的右上角横书局名,其余部分直书着法,每行一般为三着,对于较复杂的棋局,也有四着、五着,甚至六着,并不一致,而且只列正着,不列变着。上楣空白较多,似系留作批注之用。在中缝的上部印有“象棋谱”三字,下部是页码编号,顺序为一至三十五,中部鱼尾下印有“胜集”与“和集”之分,全书共七十局,其中胜局只有八局(是一至四局、十五至十八局),其余均为和局。
该谱与常见的一般残排局古谱存在着某些大同小异之处,现分述如下。
一、棋盘。线格同一般残排局古谱一样,但“炮位”与“兵(卒)位”没有刻印标志。中间空白处左首横印一“界”字,右首横印一“河”字,用来标明“楚河汉界”。
二、棋图。红方在上,黑方在下,与一般残排局古谱相反。
三、棋子。红棋是黑底白字,用阴文刻印;黑棋是白底黑字、黑圈,用阳文划印,与一般古谱棋子的刻印相反。
四、棋子的兵种。红方是:将、士、象、车、马、炮、兵;黑方是:帅、士、相、车、马、炮、卒。
五、行子记谱方法。它的记谱方法,既不同于王著《梅花谱》那种线路位置,以字代替;又不同于一般棋谱采用线路位置的进、退、平。而是用文字说明棋子的动作名称。如:帅下,车进将,卒平士角,马去相,……等,风格古朴。
六、图着排列。着法在上面,棋图在下面。一般残排局古谱,棋图在上面(或前面),着法在下面(或后面)。有些木刻本,图与着分卷排列,其目的大概是让读者先看棋图,后看着法,与此谱不同。
六、《适情雅趣》
明隆庆四年(1570年)刊出,金陵徐芝(字玉川)精选,会稽陈学礼(字养真)校正,全书十卷,一至八卷册为残局图式,相传选自《梦入神机》,计550局。每局均用四个字命名,下附着法提要,如“弃双车马炮胜”、“马挂角双炮胜”等,都有线索可寻,易于领会。绝大部分是红先胜,其中卷五及卷六是实用残局(卷六为和局),卷七及卷八是以上六卷的着法。九、十两卷选自《金鹏十八变》,列全局着法,主要介绍顺手炮、列手炮的各种变化。另附《棋经论》一文,是早期指导象棋实战的理论文章。1983年有整理本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