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水下曲棍球俱乐部大的特色,正如新加坡这个移民国家一般,队员来自世界各地多个国家。
主要特点
水下曲棍球运动的大弱势在于没有观赏性,水面上的观众无法看到精彩的比赛过程,因而注定无法成为商业化的宠儿。
但是对于参与者来说,水下曲棍球队员有着赏心悦目的身姿,娴熟的技艺,激烈的对抗,这足以令人兴奋。
一般来说,这种非奥运项目的每个球队的队员都非专业人士,而是来自?各种工作岗位,有着各种社会地位和经济状况。
不同阶层种族乃至国家的人由于这样一个项目彼此熟悉,
水下曲棍球比赛这至少在新加坡也成为整个社会和谐共处的一份润滑剂。
水下曲棍球对于中国,尤其像成都这样的内陆城市有着特殊的意义。潜水运动已经悄悄的蔓延到了中国每一个有消费能力的城市。
但平常工作日,没有良好海域甚至是内陆城市的潜水员,也希望能找到一个方法培养或者满足自己亲水的特性,这就需要靠就近的水中运动。
世界现有的水中运动绝大多数是非对抗运动,例如游泳、蹼泳、跳水、花样游泳等,奥运会选用的均为非对抗运动。
但正如有的人喜欢跑步田径而更多的人喜欢篮球足球一样,有对抗的运动总能吸引到更多人参与。
水中的对抗运动主要有水球,水下曲棍球,水下橄榄球等。其中水球实质上是一种水面运动。
水下曲棍球虽然是在水下完成,但规则上不允许过于激烈的身体对抗。在水的阻力和设备的保护下,运动员即便被踢或者打到也不易真正受伤,是一种更文明的水下对抗运动。
水下曲棍球的出现源自蹼泳运动的开展,开始在欧美流行,源于欧美人亲水的特性。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在东南亚地区水下曲棍球首先来到了菲律宾,进而扩展到整个东南亚。
如今东南亚地区近来已经出现水下曲棍球的热潮。
水下曲棍球握持一个“长的球棍”;而有的国家则规定,单手握持一个“短的球拍”。在水下橄榄球比赛中,有的国家规定是“8个运动员在水下”,而有的国家则只要求在水下有“4个人参加”。这种各行其是也影响了两项运动的迅速开展。
为了打破这种局面,1974年荷兰人威利·派珀斯和西德人卡尔·海茵斯·科尔向世界水下活动联合会建议:将它们纳入运动委员会的体育竞赛项目内。
世界水下活动联合会研究了上述建议,同意在运动委员会中建立一个协会,具体领导这两项水下球类竞赛活动,统一规则和要求,开展国际间的竞赛活动。
于是,1977年“水下曲棍球和水下橄榄球协会”成立,英国人艾伦巴·克斯为第一任主席。
协会成立后,首要工作是制订出2项球类活动的国际竞赛规则,设计了统一的竞
赛场地设备、运动员的器材装备、参加竞赛队员的人数和要求,各国按统一的规定参加竞赛。
同时,制订了初期的竞赛活动规划,并于1978年举行“第一届欧洲水下橄榄球锦标赛”(在瑞典玛尔默),1980年举行“水下曲棍球国际邀请赛”(在加拿大温哥华),1982年举行“第一届水下曲棍球世界锦标赛”(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