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是多雨水的季节。在清明时节,我们尤其要注意身体的养生。很多人在这一时期都会感觉自己的湿气比较重。那么,体内湿气重的症状究竟有哪些呢?接下来就请我们的张晋专家来给我们讲讲体内湿气重的症状吧!
该视频主要文字介绍:
体内湿气重的症状
1、头部
当我们的身体湿气太重的时候,就会觉得自己头昏脑涨,然后没有精神。
身体困重,四肢沉重,浑身不舒适,似乎身上附着重物。此外,还会有发热、微微怕冷怕风,流清鼻涕等表湿证。
2、关节
如果体内已经侵蚀到关节的时候,关节也会出现一定的病症,部分气血运行不畅,会有四肢关节酸痛沉重,关节屈伸不利等表现。
3、消化效果
如果我们的脾胃受到了影响,那么就会感觉自己胸闷腹胀、食欲欠佳、饭量降到、不成形等。
而因脾虚运化不利而致使“内湿”时,还常有口淡、口黏乏味、口渴却不想饮水、倦怠乏力等气虚、湿困的表现。
4、小便及妇女带下,而且大便也会表现的比较稀
湿邪还有一个特征也是“趋下”,轻易伤及人的腰以下部位,中医养生,健脾“化湿”。
小便混浊、大便溏泄、妇女白带过多、阴部瘙痒等特征都相对经典。
5、舌苔
如果你的舌苔太厚,也是身体湿气重的一个经典的症状。
它常在机体还没有表现出突出病态态势时就有所表现。看舌苔以清晨刚起床的为准确。
6、大便不成形
长期便溏,体内肯定是有湿气在侵蚀。大便后总有某些粘在马桶上,很难冲下去,这也是有湿的一种表现,因为湿气有黏腻的特征。体内有湿的人,大便后一张纸是不够用的,得多用几张才行。
排除湿气的方法
1、多参加户外运动
体内湿气重的人大多数都是饮食油腻、缺乏运动的人。这些人常常会感觉身体沉重、四肢无力而不愿活动,但越是不爱运动,体内淤积的湿气就越多,久而久之,必然就会导致湿气攻入脾脏,引发一系列的病症。
运动可以缓解压力,促进身体器官运作,加速湿气排出体外。跑步、健走、游泳、瑜伽、太极拳等运动,有助活化气血循环,增加水分代谢。
2、均衡饮食
肠胃系统关系到营养及水分代谢,好的方式就是适量、均衡饮食。酒、牛奶、肥甘厚味等油腻食物不易消化,容易造成肠胃闷胀、发炎。甜食、油炸品会让身体产生过氧化物,加重发炎反应。
生冷食物、冰品或凉性蔬果,会让肠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滞,不宜无限量食用,如生菜、沙拉、西瓜、大白菜、苦瓜等,好在烹调时加入葱、姜,降低蔬菜的寒凉性质。
3、避开环境的湿气
我们人体内产生湿气,除了自身代谢的问题外,有很大一部分和环境有关。经常生活在潮湿、阴冷的环境中,就容易导致湿气入侵体内。日常生活好减少暴露在潮湿环境中,尤其是对湿气敏感的人,更应留心下列事项:
(1)不要直接睡地板。空气中的水分会下降,且地板湿气重,容易入侵体内,造成四肢酸痛。
(2)潮湿下雨天减少外出。
(3)不要穿潮湿未干的衣服,不要盖潮湿的被子,洗完澡后要充分擦干身体水分,吹干头发。
(4)房间内的湿气如果很重,建议多开窗保持空气的流通,让空气带走湿气。如果外界湿气也很重,还可以打开风扇、空调,借助这些电器保持空气的对流。
(5)水分摄取要适量。
体内湿气重会引发一系列的疾病,如感冒、没精力、失眠等症状。所以,当体内体内湿气过重时,一定要注意祛湿。
本期嘉宾介绍
张晋
女,高干科(综合内科)副主任医师,主任助理,医学博士,全国中医老年病医疗中心学术带头人周文泉教授学术继承人,传承博士后;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药膳研究会常务理事、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养生学及康复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特聘健康教育专家,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首批《健康之路》特约专家;中国农工民主党海淀妇女工作委员会主任。
1993年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系,2000年人民医院内分泌科进修一年。主要从事中西医结合综合内科临床医疗、教学与科研工作,2000年~2005年跟随中医脾胃病肝病专家中国中医科学院原名誉院长施奠邦教授临诊学习,2007年~2012年师从老年病专家周文泉教授。在继承老专家经验基础上,继承创新,对老年便秘、自汗盗汗、腰腿痛、头痛失眠、疲劳;老年性心脑血管疾病、高脂血症、糖尿病、高尿酸血症、更年期综合症以及亚健康疲劳等临床诊治有一定的心得和见解,擅长利用中医理论的整体观、辨证观,发挥中医的三因制宜的个性化诊疗优势,以及中药膏方对慢性病患者、亚健康人群进行滋补调理,药膳指导,取得很好的疗效。
注意:本频道文章版权归中央电视台,并不代表本频道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