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视频主要文字介绍:
动脉硬化是动脉的一种非炎症性病变,可使动脉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管腔狭窄。
动脉硬化是随着年龄增长而出现的血管疾病,其规律通常是在青少年时期发生,至中老年时期加重、发病。
男性较女性多,近年来本病在我国逐渐增多,成为老年人死亡主要原因之一。
1.主要原因
引起动脉硬化的病因中重要的是高血压、高脂血症、抽烟。其他诸如肥胖、糖尿病、运动不足、紧张状态、高龄、家族病史、脾气暴躁等都会引起动脉硬化。
2.营养成因
(1)胆固醇
大量摄入油腻性食物和富含胆固醇的食物,是动脉硬化发生的主要原因。血液中胆固醇含量过多,是发生冠状动脉硬化及心脏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2)油脂饮食
日常饮食中,一般都含有一定量的油脂,如果平时喜欢吃肥腻食物而又不注意其他矿物质的摄取,就会使过多油脂沉积于血管壁上,诱发动脉硬化和其他心脏血管病变。
动脉硬化的临床表现
动脉硬化的表现主要决定于血管病变及受累器官的缺血程度,对于早期的动脉硬化患者,大多数患者几乎都没有任何临床症状,都处在隐匿状态下潜伏发展。
对于中期的动脉硬化患者,大多数患者都或多或少有心悸、胸痛、胸闷、头痛、头晕、四肢凉麻、四肢酸懒、跛行、视力降低、记忆力下降、失眠多梦等临床症状,不同的患者会有不同的症状。
一般表现为脑力与体力衰退,触诊体表动脉如颞动脉、桡动脉、肱动脉等可发现变宽变长、迂曲和变硬。
动脉硬化的治疗
1.扩张血管
2.调节血脂
在合理膳食、适量运动的基础上,血脂仍高于正常时,可用调脂药。
3.抗血小板粘附和聚集
抗血小板粘附和聚集的药物可防止血栓形成,防止血管阻塞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4.溶解血栓药和抗凝药
对动脉内血栓导致管腔狭窄或阻塞者,可用溶解血栓药、抗凝药,如尿激酶、重组组织型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激活剂、肝素等。
本期嘉宾介绍
张望德
男,主任医师,医学硕士,北京医学会血管外科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血管外科与组织工程专业委员会秘书,现任北京朝阳医院血管外科血管外科副主任。
毕业于同济医科大学,曾赴国外学习血管外科介入治疗新技术。从事外科临床和医学研究工作近二十年,主治周围血管外科疾病,擅长微创刨削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对颈动脉硬化狭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糖尿病性下肢缺血、动脉栓塞、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深静脉血栓及其他血管疾病的治疗均有丰富的经验;而且在开展血管外科微创介入(球囊扩张、支架成形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糖尿病足、布加氏综合征、动脉瘤、主动脉夹层等疾病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对急性动脉血栓形成开展介入溶栓为主的综合治疗挽救患肢也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副主编《临床心血管综合症学》、副主编《血管外科诊疗与风险防范》,在《中华外科杂志》、《中华普通外科杂志》等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著十余篇。
注意:本频道文章版权归北京电视台科教,并不代表本频道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