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视频主要文字介绍:
煎药的要点
中药是治病效果不错的方法之一,但很多年轻人对它犯起了愁,主要原因是不会煎药。中药煎煮的方法是否适当,关系到其药效。为了大家能正确煎药,下面给大家介绍中药煎煮的12个注意事项。
本期嘉宾介绍
女,主任医师,肿瘤科主任,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擅治各系统恶性肿瘤,对中西医治疗时机把握准确,对早期肿瘤术后的长期纯中医治疗抗转移复发有很好的疗效,对中晚期纯中医抗肿瘤治疗有综合治疗方法,能结合国际新化疗方法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
杨宇飞,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肿瘤科主任,三级岗主任医师,博导,中国中医科学院学术带头人。一直致力结直肠癌中医治疗研究,所在科室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结直肠癌专病建设组长单位和十二五专科建设单位。发表各类文章83篇,主编人卫出版社出版学术专著5部,科普类20部,目前为: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老年学学会理事;中国老年学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抗癌协会中西医结合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中医药学会中西医结合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学专业委员会常委;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分会肿瘤专业委员会专家组常务副主任委员。
注意:本频道文章版权归北京电视台科教,并不代表本频道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一、煎药前的浸泡
一般加冷水漫过药面,浸透后再煎煮,则有效成分易于煎出。一般浸泡30分钟左右即可,但也要根据药材自身质地的轻重和季节、温度的差异分别对待。花、草、叶可浸20分钟;根茎、种子、果实及矿石、甲壳类药材宜浸泡30~60分钟。总之以药材浸透为准。
二、煎药用具的选择
煎煮容器与药液质量关系非常密切,历史记载认为,“银为上,磁者次之”,不主张用锡、铁之类的锅煎煮。因为有些药物遇到锡、铁等金属后会发生沉淀,降低 溶解度,甚至会引起化学变化,产生副作用。目前多主张使用陶瓷、瓦罐而不用铁锅、铜锅,好也不用铝锅及不锈钢、搪瓷容器来煎药,以确保中药的疗效。
三、煎药用水的选择
水是煎煮中药汤剂的常用溶媒,一般宜选用洁净的冷水,如自来水、井水、蒸馏水等。用水量应视药物的重量、体积、吸水能力、煎煮时间、火候及所需的药量等因素来决定,一般以水漫过药物半寸左右为宜。煎药的用水量应一次加足,不要中间数次加水,更不能把药煎干了再加水重煎,煎干的药应弃掉。
四、服药有禁忌
中药历来就有“十八反”、“十九畏”的说法,因此绝不能盲目使用民间偏方、秘方,切莫自当“郎中”酿“苦酒”。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配方抓药。以妊娠为例,某些药物具有损害胎儿甚至堕胎的副作用,所以应视为妊娠禁忌物,如巴豆、牵牛、大戟、斑蝥、麝香、三棱、莪术、水蛭等。孕期应慎用的有桃仁、红花、大黄、枳实、附子、干姜、肉桂等。
五、煎中药怎样掌握火候
煎中药很讲究火候,也就是说很注意煎药火力及煎药时间的长短。火候的掌握也要根据药物的性质。解表类药物气味芳香,含挥发油的有效成分居多。久煎能使之 过度挥发而造成损失,一般宜用武火急煎法,煎煮时间要短,头煎药煎沸15分钟即可,二煎药煎沸10分钟即可。补益类药物,因其滋腻质重,需久煎方能出汁, 一般用武火煎沸,后改为文火煎熬,头煎药煎沸后,再用文火煎熬20~30分钟,二煎药煎沸后用文火煎熬30--40分钟。煎煮时间长的药物,在煎煮过程中 需搅拌2~3次,以防底层药物焦糊。有些人不小心将中药煎糊了,便又加水再煎,给病人服用,这样做是不妥当的,甚至会发生危险。因为焦糊的药物可能会发生 质的改变。
六、煎煮中药并非越久越浓
日常生活中,大多数人都以为中药煎煮越浓效 果越好,煎煮时间越长,有效成分越多,其实不然。煎中药是将中草药中的有效成分不断释放、溶解的过程,当中药与药液中的有效成分浓度平衡后,这一过程就停 止了,再连续不断地煎,不仅不会使药物内的有效成分继续溶解,反而令药液中的有效成分不断蒸发而减少,甚至使有效成分在长时间的高温中遭到破坏,导致药效 降低。
由此可见,中药并非煎得越久越好,不同的处方,煎开后的时间要求也不同,应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