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视频主要文字介绍:
注意:本频道文章版权归北京电视台科教,并不代表本频道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影响排便的因素
1.年龄
2~3岁以下的婴幼儿,由于神经肌肉系统发育不全,不能控制排便。老年人因腹部肌肉张力下降,胃肠蠕动减弱,肛门括约肌松弛,使肠道控制能力降低,易发生排便异常。
2.饮食
合理饮食可以建立规则的排便反射。摄取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能促进肠蠕动,减少水分的重吸收,使粪便柔软利于排出;进食量少、缺乏膳食纤维或食用高蛋白、高糖类的食物,可使排便反射减弱;液体摄入不足或丢失过多,可导致粪便于硬不易排出。
3.排便习惯
通常个体在排便时间、环境、姿势等方面都有自己的习惯,如发生改变,则可影响正常排便。如一般排便的姿势是坐位或蹲位,当病人卧床时.会因不适应用便盆导致排便困难。排便为个人隐私,当病人因排使问题需要护士协助时,会因缺乏隐蔽的环境,导致排便功能异常。另外,每日定时排便有助于养成规律的排便习惯。
4.活动
适当的活动可维持肌肉的张力,刺激肠蠕动,以维持正常的排便功能。如病人长期卧床,可因缺乏活动导致排便困难。
5.心理因素
情绪紧张、焦虑可增加肠蠕动,易发生腹泻;精神抑郁可因活动减少,导致便秘。
6.治疗因素
长期应用抗生素可干扰肠道内正常菌群的功能,导致腹泻;缓泻剂可刺激肠蠕动,促进排便;麻醉剂、止痛药物可使病人胃肠蠕动减弱导致便秘。
7.疾病因素
腹部和会阴部伤口疼痛可抑制便意;结肠炎可使肠蠕动增加而导致腹泻;神经系统受损可导致大便失禁。
本期嘉宾介绍
男,主治医师,负责临床会诊、基础工作。1995年毕业于青岛大学医学院医学营养系, 同年进入北京协和医院担任营养医师工作。
2004年获协和医科大学内科硕士学位,2007年获卫生部副主任医师资格,现任中国医师协会营养医师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中青年委员兼秘书长,北京中西医结合学分会临床营养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健康管理学组组员,北京糖尿病防治协会副理事长,参加国家九五、十五、十一五课题研究工作。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撰写科普书籍近二十部,从事临床疾病的营养治疗、大众健康的宣传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