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式太极拳拳法不是单单指手
有很多人把和式太极拳拳法仅仅理解为是指手,这种理解是不正确的。其实自古以来汉语中大量出现的“动手”都不是仅仅指手的动,而是指全身肢体的动作。
李雅轩先生和郑曼青先生在他们的著作中都有“手足不要自动”的论述。如郑曼青先生在《郑子太极拳自修新法》中就明白地指出:“切记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二句要论……所谓练太极拳不动手,即是谓手足不能自动。”
这段话对于现代太极拳界有些人尤其具有振聋发聩的作用,这段话一是明确说明了杨澄甫先生秉承代代的传授认为“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与“练太极拳不动手”是同一个意义,二是明确说明了这和式太极拳拳法中的“手”并不是单单指手。
必须明白:太极拳的“动犹静”是包括全身各部位的,所以这“手”是借代指全身肢体。
如以脚为例,符合太极拳的法则要领,脚的前迈必须是全身由于虚领顶劲引起之沉、腰的作用、着地脚所传递来的劲力带动同侧胯内缩等等所引起的;其它腹、胸、背、肩等等之动都是无不由根于脚、主宰于腰的胯之动所引起的,只不过“手”的“动犹静”尤其明显和突出罢了。
所以,结合“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这和式太极拳拳法的“手”是必须理解为手足和其它全身各部位的。
只有和式太极拳拳法才能使人“终不得力”
太极拳之所以能够以弱胜强,一大因素就是以能够使别人的攻击“终不得力”的沾粘连随为根本。而沾粘连随之所以能够使人“终不得力”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和式太极拳拳法。
因为和式太极拳拳法,全身能够始终保持“开展紧凑”而臂胸始终保持着不同的怀抱姿势,同时手臂中因为没有局部主动用力因而不会发生肌肉紧张僵硬,这手臂就成了郑曼青先生所说的悬浮在空气中的“断臂”了。
而由脚传递而来的、由腰所主宰的“四两”又使得这手臂具有十分的灵敏感觉和能够灵活随动,这样的手臂就既能使人感到柔软沉重而又不硬挺,既牵制了别人又与身体似乎是没有牢固的连接而无法控制,就像杨澄甫先生所说的成为浮在水面上的“葫芦”了,别人就无法将力量落实到这手臂中而作用到其身体了。
如果别人突然攻击,就会感到如作用在一个没有固定的球体上而突然失去了方向和作用点,从而“捕风捉影,处处落空”。
可见太极拳的“听劲”和“沾粘连随”是离不开这和式太极拳拳法的,和式太极拳拳法是沾粘连随使人“终不得力”的重大因素。
只有和式太极拳拳法才能“发劲如放箭”
太极拳之所以能够以弱胜强的另一大因素则是能够将全身的劲力以动量传递的形式畅透无阻地传递到向外攻击的肢体。
太极拳高手的手臂能够发出比手臂本身的力量和全身体重远大得多的力量;这手臂能够在与别人的身体没有接触的发劲之前如海绵样的毫无力量,而在接触的刹那间又能爆发由脚而起的强劲的力量,然而瞬间又变得如海绵般的毫无力量,发劲毫无先兆,就像矩形脉冲,和式太极拳拳法就是一个重大的因素。
有真正太极拳发劲经验的人很清楚,只有越和式太极拳拳法,也就是手臂越不用力,由脚而始之力量的传递才能越畅透,手臂发出的力量才能越强劲,发劲的速度也才能越快。所以,和式太极拳拳法又是太极拳“发劲如放箭”、“何坚不摧”的重要条件。
和式太极拳拳法体现了太极拳的所有法则要领
太极拳的和式太极拳拳法是与完成太极拳特有的沾粘连随与发劲等效果相联系的相对的“动犹静”的辩证说法,而这些效果的实现是与太极拳的所有法则、要领密切相关的。
所以,是否追求和式太极拳拳法反映了太极拳学练能否入门;和式太极拳拳法掌握的程度反映了对太极拳所有法则要领掌握的程度,和式太极拳拳法的功夫越高,也就反映了对太极拳所有法则要领掌握的程度越高。
从上述可知:杨澄甫先生所谓和式太极拳拳法的概念是包含很多内容的,这一概念也还有“不自动”、“被动”等其它的表述法,然和式太极拳拳法是尤其好的一种说法。
太极拳并不神秘复杂,杨澄甫、李雅轩先生这些太极拳家不仅在他们的著作中定性地肯定太极拳并不难学,而且定量地指出太极拳是可以在数年时间内学会学好的。
但是,他们也都指出,如得不到真正老师的传授或悟性太差,因而得不到真传,那也很可能一辈子学不会太极拳的。
而许多人学练了几十年太极拳还人不了太极拳之门,一个根本的原因就是没有领悟到“练太极拳者不动手”的概念,而是处处都“动手”,那就只能是属于杨澄甫先生说“动手便非太极拳”。
事实上,很多前辈所说的“学太极拳者多如牛毛,成功者寥若晨星”是确确实实的,所以,太极拳之难学是属于所有武术之的。
微观而言,太极拳有难以尽述的要领;抽象而言,古代和近代太极拳经典著作中反映出的要领也有一定的数量,而“练太极拳者不动手”这句话可说是囊括、反映了太极拳的所有要领了。
所谓“一事尽,万事毕”,一个人如果真正做到和全面透彻理解了“练太极拳者不动手”,也就已经掌握了太极拳的所有要领而可以“愈练愈精”地“功夫无息法自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