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4式太极拳的技击中,两只手的配合与协调非常重要,为了达到舍己从人 、引进落空的目的,有效地控制对方,造成已顺人背的态势,进而有效地打击对方,我们的两只手应该有个分工。
我们将一只手称为“指导手”,另一只手叫“打击手”。“指导手”与“打击手”随身体的旋转升降而交替互换,就像乐队指挥的两只手,在不断的变化中,鸣奏出一曲曲悠扬、协调、美妙的乐章。
“指导手”与“打击手”的确定要根据身体旋转的方向来决定。身向左转,则左手为“指导手”,右手为“打击手”,如“斜形”、“单鞭”等式;身向右转,则右手为“指导手”,左手为“打击手”,如“懒扎衣”、“披身锤”等式。
特殊情况下如“金鸡独立”、“金刚捣碓”,则上升手为“打击手”,下沉手为“指导手”。
24式太极拳指导手的作用
“指导手”的作用是:一要化解对方的来力,引导、改变对方来力的方向,使其“落空”。
二要确定我方身体旋转的方向,促使周身的协调。
三要指导我方打击对方的力的方向和使对方跌仆摔倒的方向。
“打击手”作用比较简单,定位、螺旋、外膨胀即可,自转加上身体的公转就可以实施打击对方的意图。
规定“指导手”与“打击手”的要义是建立双手的协调对应关系,“指导手”与“打击手”应相互协作、配合,才能完成引进落空和打击对方的双重任务。
“打击手”要根据“指导手”的旋转方向而旋转,与之形成的协调对应关系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同一方向的平行的互不相交叉的弧线运动;
(二)逆方向的双手对开产生的弧线运动;
(三)逆方向的双手对合产生的弧线运动。
在第一种情况下,双手做同一方向的平行的弧线运动,可产生棚、捋、按、采、列五种劲,所谓做平行的弧线运动就是说不允许双手的运行轨迹出现交叉、或运行轨迹的延长线出现交叉。
如果这样,你就至少犯了24式太极拳的五大毛病(平面、直线、凹凸、棱角、断劲)之一——出现了“棱角”。那么你所有的进攻手段和技巧都要打折扣。
第二、第三种情况为反方向的对称劲或对应劲,包含的劲别更广泛,计有棚、挤、按、采、列、肘、靠七种劲。
这个弧线运动一定要圆润,不能出现平面、凹凸、断劲等毛病,双合时要外包内撑;双开时要相吸相系。这是对双手的基本要求。没有这些条件,那么“指导手”与“打击手”便不能成立。
24式太极拳如何发劲
(一)发劲过程
一个完整的发劲过程必须经过四个相对独立而又密切联系的阶段。
1、“听”劲明力阶段:全身放松,跟随对方运动,以探对方劲路。
2、引探虚实阶段:用沾、粘法引长对方劲路,以引出对方的整劲。
3、落空待发阶段:用周身内收旋转的方法将对方的劲力引向身外,使其落空,同时蓄势等待发放时机。
4、顺势发放阶段:待对方落空后,重心浮起时,顺着对方的劲路方向将其发放出去
(二)发劲要点
发劲时要先将身体收缩形成“五弓”,以进行蓄劲,然后两脚蹬地撑挺、放松,使劲由两脚传递于两手。使劲力整体如一,爆发于体外。
“蓄势”时,要求身备“五弓”,蓄劲饱满、圆活、浑圆整体,蕴含弹性。
“发放”时,自然撑挺,舒展放松,整体如一,全身上下浑然一体,富有弹性,劲力吐尽,意远松沉。
拳谱曰:“即似弓弦手如箭,蓄劲如开弓,发劲如放箭。”所以,在蓄势时要做到一身备“五弓”,周身上下全部合住劲,将身体收紧,使劲蓄足。
然后周身放松,可以加快发劲的速度,减少劲在传递过程的阻力,减少力在传递过程中的消耗;发劲到落点的一瞬间,肌肉高度紧张,才可以将力发透,并且有助于定位,从而产生刹车力(制动力),而后再迅速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