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练习太极拳的好处非常多,尤其对于中老年人,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所以生活中我们可以根据太极拳来学习。下面随着陈氏太极拳教学来了解一陈氏太极拳大架小架的劲路区别吧!
陈氏太极拳大架小架的劲路区别
陈氏太极拳中的大架小架有一定的区别,大架讲究是发劲蓄而后发,往往在初学者的身上体现明显,比如金刚捣椎,掩手锤等。
小架的发劲是心气一动,劲既发出。刻意的蓄劲在正确小架习练者身上表达的不明显,可以理解为发劲更自然,但是更难发出。
所以在小架初学者的身上很少看到发劲动作,老师在初学阶段也不让发劲。
有些大架流派会要求学员,在刚开始的时候就尝试发劲的,而小架,往往都会把劲看作是个水到渠成的过程,应该顺其自然。
今天社会上流传的大架有很多刻意的松沉,蓄发的动作过程,小架相对就精简,感觉大架有时要造势,而小架是顺势。
今天很多推手冠军都是大架出身,抛开功夫到底怎样不谈,我们在推手比赛中会看到很多人的惯用手法是先给对手一个劲,对手只要一上钩,再顺对方的劲路摔倒对方。
现在在社会上流传的大架往往强调辅助功力的练习,如打发劲,站桩,单式训练等。
小架也有背丝扣等单独练习方法,但是感觉很多小架拳师并不强调单独练习,单独把这个东西拿出来讲也往往是为了让学者明白劲路运行的道理,还是要结合行拳去体会。
市面上大架外面缠绕的东西多,小架内在缠绕的东西多。感觉也不是绝对的,都是真对入门者来说的,入手路径不同罢了。
大架练习感觉上手很快,尤其是所谓新架,感觉很霸道,只要按照正确的要求练习,很短的时间内就能明显感觉到体质的变化,如稍节发痒,换皮,腹鸣,皮肤内蚁行等个人感受,甚至觉得体内血液沸腾,很想立刻就找人干一仗。
小架也有这些感受,但是相对来说出现的没有大架那么快。
据传说,当然不是很可考,大架的一些练法是把小架里三趟架子,四趟架子里的的东西摘出来先练,小架更按部就班一些。
大架上手虽快,但是有时练完后会感觉很累,心里不舒服,可能是我自己练的不对,小架的拳架练完后感觉会比较舒服,有时会有种心里很满的感觉。
小架的理论站在了陈氏太极拳的高峰,系统而且深刻,今天很多大架拳师讲拳其实也是拿太极拳图书的话往上套。有练大架的朋友看见这句话请不要跳,回去问你们师傅或师爷去。
有拳师认为没有大架小架之分,只有一种太极拳,不过大圈小圈之分,入手时练习方法之分,人的秉质不同,入手自然不同,孔子不是讲要因才施教么,到高级阶段,功用效果是一样的。很有点庄子齐物论的调调。小架的劲真练成了,是非常快的。
一个大架老师曾经举过个以起式上金刚捣椎举例子
如对面有人直拳击他面门或中路,他必定是以双手顺履引进,然后突然打一个回劲,一个小架成手的拳师可能只要双手粘上对方出拳之手臂,一粘既发。预动要远远小于他。
目前社会上流行的大架和小架懒扎衣外形动作上和内在要求的的区别,大架通过外形的缠绕有一个明显的蓄和开的过程,而小架可能是心气一撑,手既随心而开。
传统的小架讲究外若处女,内若金刚,不管大架小架,都讲究一路柔化,二路爆发。
但是我们今天看得很多陈氏太极拳师在社会上教授一路时也往往把三趟或四趟架子里的发劲缠了进去,可能是为了展示功力吧,按照传统练法一路在一个阶段内应该练的越慢越好,而且完全不要发劲,就像临帖一样,据说是丑陋无比,不知现在还有多少人是按照这种方法进行训练的。
请大家反思,今天的训练方法,不管大架小架,究竟离前人的练法有多远?
随着太极拳在社会上的推广,尤其这20年来陈氏太极拳的推广,陈氏太极拳从河南一个偏僻的村庄演变为一个全国性的武术流派,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训练行列。
有些人是带艺投师,以前也接触过别的门派的东西,或者从事过专业体育训练,那么他在训练时可能会自觉或不自觉的加入一些个人的训练手段,要一个人完全背叛过去是件很难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