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式太极拳一直被公认为是太极拳正宗,所以学习陈式太极的人是非常多的,陈式太极拳与其他流派相比确实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在学习方法上,我们也需要遵循这些特点,才能有所提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学习陈式太极拳需要注意哪些要求。
太极拳的学习堪比是一种学问,对于学问,我们需要有专研的精神,才能使自己精益求精,学得更好。
松
松是初学者难逾越的第一障碍,由全身拙力到圆活、轻灵是一个提高的过程。
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习拳者全身放松。如肌肉、骨骼、关节处处放松,不能有任何拙力的表现。二是精神放松。开始由于边学边想,动作上顾此失彼,精神上容易紧张,表现为肢体的僵硬和笨拙现象,这时无论怎样刻意放松总是有牵强做作的痕迹,非常不自然,也不符合太极拳“松”的要求。只有在老师的指导下和长期的锻炼中逐渐掌握了放松两肩两胯技巧后,仔细揣摩,潜心领悟,才能功到自然成。
通过松字的学习,相信大家都已经有所领悟,毕竟这是太极拳中常强调的要领。
柔
初学者在肌肉、筋、韧带、关节没有松开之前,胳膊、腿的一举一动都带有僵硬劲。这种僵硬不去,即使苦练也无益。柔的目的就是化硬摧僵。
只有通过放松的训练,在意识的引导下,动作逐渐顺随协调,屈伸、开合、旋转自如后,逐渐产生一种轻灵圆活和富有弹性的韧带力量。柔是在骨骼、韧带和肌肉联合放长中锻炼出来的,时间久了自然会进入“刚柔相济”阶段。
慢
循序渐进,扎扎实实学好每个动作,是每个习拳者的必经之路,决不可不求甚解。慢练的目的是便于解剖分析、领会动作要领,熟悉动作运行路线,掌握手、眼、身、法、步的具体要求。慢练也是加深理解、巩固、实践和自我矫正的过程。
慢,是学习太极拳的核心要领,太极拳的一切技巧就是在于慢中求胜。
如果贪快就会手足错乱、运行呆滞、忽略细节问题,一旦形成习惯不但会丑态百出,日后改起拳来也会非常困难。陈式太极拳动作有快有慢,快慢有机结合。我们在练拳时,如果节奏处理不好,会使整体动作显得呆板乏味、平淡无奇。
静
这里所说的“静”,不单纯是指在动作之前,要在思想上排除杂念或选一个清静意识容易集中的地方,而是在习拳过程中经常出现静动交叉现象,这种所谓的静不是不动的静,而是一种外形上的静态,在这瞬间的“静”中,能起到稳定情绪,平缓内气,达到精神与意念的有效调节,在这瞬间的“静”中也包括了下一个式子的萌动。例如在第一金刚捣碓动作中双手上提,腰慢慢螺旋下沉,百会穴上顶;当双手扬指挫腕向前棚时,百会穴、会阴穴下沉,小腹、命门向外撑鼓,气沉丹田,定式时呼气放松。身体在这瞬间“静”中已是“其行若止,其意不止,渐渐充其内劲,必使劲由骨缝中充至肌肤以及指头,待内劲十分充足,则下势之机致自动”。
动
就是时机的掌握,时机也可以理解为习拳者发挥某些技术的手段。在拳架演练中,主要是根据动作的要求,充分掌握时机的体现,手、眼、身、法、步与动作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如二路拳闪辗腾挪的要求“闪辗”是避实就虚之法,身体随着方向、角度、力点突然转换,迅速发劲;“腾挪”则是意动形未动的动之式,“若上动,而下自随之;下动,而上自领之;上下动,而中部应之;中部动,而上下和之”,这些要领是每一个习拳者应该掌握的基本要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