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式太极拳内功的练习,不是朝夕间就可以完成的,需要我们通过时间的积累,同时我们也要掌握一定的方法,今天我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学习陈式太极拳内功的两个方法,希望通过本文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和学习。
内功的修炼,往往都是内在的,所以我们需要从呼吸开始。
一、呼吸气—练陈式太极拳内功的关键
马虹老师常说,陈式太极拳的拳架即内功的功架。这正如太极图所表现的——阴阳交合互生,这种阴阳不断转化运动的辩证法增加了太极拳的无穷魅力。可见,陈氏太极拳中内外功是完全互通交合的。拳架的要领在无形中锻炼了陈式太极拳的内功,而此拳内功的要求也正是练好拳架的基础。
陈式太极拳的内功也就是丹田内转功,丹田内转的主要动力之一就是逆腹式呼吸,只有和谐的呼吸配合才能达到内气鼓荡的境界。
腹式呼吸法,在太极拳运用中是广泛的,我们一定要牢牢掌握。
呼吸是人体维持生命的基本活动,逆腹式吸主张吸气时气沉丹田而不飘浮于胸;呼气时要气发于四梢而不滞留于上体,反对呼吸时胸廓有较大的起伏。
所以,逆腹式呼吸对胸部横膈膜的上下运动要求就格外高。这也有利于对内脏的按摩和下盘的稳固,这与道家内丹功中把呼吸看成是养气功夫,与炼内丹的“火”也是统一的。
太极的真谛也就在一呼一吸之间,“呼吸”二字也就在“出肾人肾”之间,这种对于内外呼吸的感受、运用和研究是一门非常深奥的学问。即使是在以外家著称的少林武术《易筋经》中也格外重视呼吸问题,可见,天下拳理皆是互通的。
我们要将其联系起来看待。
至于如何在打拳时配合以逆腹式呼吸法,笔者认为应视具体拳式而言,既要顺应自然,不可勉强为之,又要符合拳理,领会拳式的技击含义,基本上与“开呼收吸”一致,这也就是佳的“呼”与“吸”。
如果能在逆腹式呼吸的同时配合以道家小周天内力的运气方法,相辅相成,动静互养则效果更佳。
二、腹拳一练陈式太极内功的新思路
打腹拳,也就是用意念练拳,在以前武侠小说中也曾出现过,我把这种方法移植到太极内功的训练中,自觉效果颇佳。
通常,陈式太极拳中没有静功,只有动功,而且是寓于拳架的锻炼之中的。所以,打腹拳就成为对陈式太极拳拳架练习的一种辅助和补充,但这种静功又是外静内动的统一,是周身内外的统一,这正应验拳谚中所说的“有人若无人,无人人打影”。
其基本方法是:行功之初与道家小周天功的要求基本一致,以意引气走过3个小周天后,双手、背部应感微热。
这时,就意注丹田,周身气息凝成一个立体旋转的太极球,汲取天地精华,同时在印堂、膻中、丹田和脊柱二十四节也各有小太极球相和。
意想自己百会、谷门成阳爻“一”,两肾命门成阴爻“— —”,周身形成一个离卦卦形。
逐渐,所有太极球融会成一个太极球自大脑松果体沿中宫线降至丹田,温养片刻,慢慢化成汪洋火海,诲中浮现一方绿地,有一人 (也就是练功者本人) 在丹田中缓缓打拳,方位面南。
在打拳过程中特别要注意拳架节奏和内外呼吸的一致以及周身气血的运行与拳架路线的配合。打完腹拳后,再意守丹田片刻,以小周天功法收功。
练功时间以早、晚为宜,在练习拳架之前,也可先练习腹拳。
在打完腹拳后练习拳架,可感内气鼓荡,便于“出气”,有利于内力的培养,晚上练习腹拳也将有助睡眠,治疗失眠症。总之,“运用之妙,存于二心”。
有道是:太极世间本无双,内外兼修才是真,腹中乾坤天地宽,出肾入肾益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