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里,你是否常常在清晨醒来时,仍对夜里光怪陆离的梦境历历在目,整个人疲惫不堪?多梦不仅会打乱睡眠节奏,影响睡眠质量,长期下去,还会损害身心健康,降低生活质量。其实,只要掌握一些小妙招,就能告别多梦困扰,享受高质量睡眠。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系列晚上不做梦的小妙招。
打造舒适的睡眠环境
1、营造黑暗氛围
光线会抑制褪黑素的分泌,而褪黑素作为调节睡眠的重要激素,其分泌量不足会导致睡眠紊乱,引发多梦。入睡前,拉上厚实的窗帘,遮挡外界光线;使用眼罩,隔绝光线干扰,帮助身体分泌更多褪黑素,顺利进入深度睡眠,减少做梦几率。
2、调控温度湿度
过热或过冷的环境,都会干扰睡眠,导致大脑神经活跃,引发多梦。将卧室温度控制在20-22℃,湿度保持在40%-60%,为身体营造舒适的睡眠环境。可以借助空调、加湿器或除湿器,调控室内温湿度。
3、降低噪音干扰
噪音会打断睡眠周期,让人从深度睡眠中惊醒,刺激大脑神经,增加做梦频率。使用耳塞、隔音窗帘,或播放轻柔的白噪音,屏蔽外界噪音,创造安静的睡眠空间,帮助身体和大脑放松,进入安稳的睡眠状态。
调整生活作息
1、坚持规律作息
生物钟的紊乱是多梦的常见原因。每天尽量在相同的时间上床睡觉和起床,即便在周末也不例外。长期坚持,能让生物钟稳定,提高睡眠质量,减少做梦。比如,每晚11点前上床睡觉,早上7点左右起床。
2、适度运动锻炼
运动能促进身体新陈代谢,释放压力,调节神经系统功能,有助于改善睡眠。但注意,运动时间不宜距睡眠时间过近,最好在睡前2-3小时完成锻炼。可以选择散步、瑜伽、慢跑等有氧运动,每次运动30分钟左右。